两岸军工的历史竞赛:90年代后双方优势地位互换
2007年05月16日 08:44东方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台湾军工巅峰期的代表作IDF战斗机,然而其改进型
“雄鹰”战机却面临空军不愿装备的尴尬。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两岸军工互换了位置。大陆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制裁,只能从少数几个国家引进先进武器来应急,于是大力推动自主研发成了唯一的选择;而台湾则在对外军购上取得重大突破,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当局越来越依赖对外军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军售项目包括法制幻影-2000战机和“拉斐特“级护卫舰,美制F-16战机和E-2预警机。

这种行为虽然在某个时间点上可以提高台军的作战能力,但它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自主研发成果无法为继,大量的专业人才流失。作为台湾最为顶尖的军事科技研发机构,中山科学研究院在上个世纪90年代拥有6000名科学家和8000名技术人员,但是到了2003年,这个数字下降到约4000名科学家和5000名技术人员。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台“国安单位”甚至发现有超过50名“中科院”离退职人员经由第三地前往中国大陆,相关部门强烈怀疑,这些人员极可能会参加解放军的国防科研计划,寻找事业的第二春。

与“中科院”一样,汉翔航空和中船公司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以汉翔为例,在台湾获得F-16和幻影-2000战机之后,IDF的生产计划由原先的250架锐减至130架。当IDF生产完成之后,除了组装少量美国直升机外,汉翔的营运只能依靠飞机翻修与延寿改装、零部件制造、支持台军的拖靶训练任务等业务来苦撑。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专业人技术员对汉翔的未来失去信心,离开公司流向民间甚至是国外和大陆。

今年3月,汉翔航空花费七年时间耗资七十亿新台币打造的“雄鹰”战机原型机终于出厂,不过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台湾空军对其兴趣不大。这对于处境已相当不妙的汉翔航空而言,无异于敲响了丧钟。

就这样,军方不购买军工的产品,军工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动力来推动新项目的发展,更搞不出军方所中意的产品。不客气的说,今日台湾军工已经陷入恶性循环,与二三十年前相比,如今台湾军工的存在,最主要的意义已经不是为了实现“自主防卫”,而是为当局外购先进武器时提供讨价还价的基础。这也就难怪会有媒体推测此次台军公开新型导弹意在逼美技术输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