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尔-76在俄全面停飞 美称在中国等国仍有竞争力
2009年10月15日 11:32环球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伊尔-76] [运输机]

中国曾在2005年曾订购过34架伊尔-76MD军用运输机和4架伊尔-78MK空中加油机。当时合同的总价值在10-15亿美元。按照约定,飞机的生产组装工作将由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飞机制造联合体负责。但之后不久,伊尔-76和其衍生型号机型的生产工作被转移到了俄境内的乌里扬诺夫斯克。由于生产成本发生变化,俄方曾要求中方提高合同价格,但遭到了拒绝,从而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实施。2008年,据俄罗斯《纽带》网报道,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负责特别事务的经理米哈伊尔·扎瓦利9月5日在接受采访时宣布,俄方已与中国恢复了就提供伊尔-76军用运输机和伊尔-78空中加油机相关合同的谈判。图为中国装备的伊尔-76运输机,中国共装备13架。

2006年中国的一笔购买75架伊尔-76的超大订单迫使契卡洛夫公司进行重组,根据重组协议,将至少60%的伊尔-76生产任务转移到俄罗斯的伊柳辛公司。地处乌里扬诺夫斯克的伊柳辛公司新的伊尔-76总装线能同时开设2条,产能更大。同时,这也避免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些政治问题,例如契卡洛夫因此为当地此创造1.8万个工作就业岗位。俄罗斯负责能产生更多伊尔-76,而契卡洛夫的工厂则有大量制造备件和整修飞机的工作可做。

俄罗斯现在正在设法与中国重新谈判,因为契卡罗夫提供的报价太低,如果按此报价俄罗斯此次交易势必要损失很多利润。

由于俄罗斯本国是伊尔-76型飞机一个主要用户,并且希望在未来10年购买或翻新75架改型飞机,所以承当和投入伊尔-76总装线,既能满足本国所需,也能争取国外客户,获得可观的外贸生意利润。

在文章最后,作者认为伊尔-76新机型与美国C-17运输机相比可能更具优势。制造伊尔-76新机型意味着要有大量投资用于研发,但其结果也意味着这些努力能使伊尔-76成为与C-17相匹敌的有力竞争者。每架伊尔-76售价大约5000万美元,而C-17价格约为伊尔-76的3倍,虽然可携带重量吨级高达86吨,但在价格上的竞争力实在颇具诱惑。

另一方面C-17运输机有一个独具优势的地方,它可以携带一半左右的重量,绕地球不落飞行半圈,超大的航程是伊尔-76难以匹敌的。同时C-17也更容易维护、可靠性更高。但如果伊尔-76的燃油效率更高,且可以进行空中加油,价格上又有无法撼动的优势。这将使其占有更多的国际市场。因为绕地球不落飞行半圈的超大续航能力,恐怕也只有美国人需要。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