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星 黄庆: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看中国舆论传播之不足
2010年04月22日 13:51公共外交通讯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的对策:突出“人均排放权”

哥本哈根会议后西方对中国的攻击不会停止,相反我们可以预见,今后如果想减少外界对我国政策的批判将会越来越难。毕竟,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越来越高。

近日,有学者指出,气候变化研究,中国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所率领的课题组在2009年12月《中国科学》D辑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在这篇题为《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方案评估及中国长期排放权讨论》的论文中,他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等机构此前提出的减排方案,统统称作“减排话语下的陷阱”,并直斥这些方案“在道德上是邪恶的”,因为它们试图“将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的贫富差异固定化”,并为发达国家设计了比发展中国家多数倍的未来人均排放权。

“人均排放权”应该是我们的大旗,是我们要坚持的基本权利。未来气候问题全球治理将是复杂和艰苦的过程,我们建议,首先是要更好地组织公共外交队伍,把学者、社会活动积极分子、学生、非政府组织和政府部门结合起来;第二,把舆论建设纳入气候公共外交重点,舆论的重点是突出“人均排放权”,我们还要研究设计为此服务的各种子项;第三,组织落实政府首脑国际活动的进行式报道安排,第一时间反映我们的主张和要求。要知道,当我们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组织,面对的是并不认同我们价值观的西方媒体,唯有真正有效调动和运用舆论,才能在国际社会中产生影响,形成对我国有利的局面,为国家的发展保驾护航。

黎 星:中国日报社总编辑助理;黄 庆:本刊编委,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日报社常务副总编。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高蕾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