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哈尔滨警察打人致死案录像最后三分钟披露(图)
2008年10月23日 12:15新华网 】 【打印

死者林松岭

一起刑事案为何引起全国关注?

《中国新闻周刊》披露林松岭死前最后3分钟录像内容。其中显示:三四名警察围殴这个22岁的男青年。而这段录像,最初一度被网络屏蔽。

本刊记者/ 陈晓舒(发自哈尔滨)

死亡10天之后,林松岭的尸体依然被哈尔滨公安局封存。但网络上已经开始流传各种版面的尸检报告——人们在好奇:这个大学生是死于警察的殴打之下,还是吸毒导致的心脏病突发。

林松岭,男,22岁,哈尔滨体育学院2004级运动系毕业生,篮球专业。由于两门挂科,今年还没领到学位证。不久前,他刚找到了第二份工作——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员,没有底薪。

事发当天,包括林松岭在内的5男2女前往糖果酒吧给他们的同学车亮“过生日”。这是一群典型的“85后”,最大的22岁,小的19岁。

打死林松岭的一方是6名警察,其中包括铁路、禁毒、交通若干警种。事发前,哈铁公安局直属公安处刑警大队副大队长齐新邀请另5人聚餐,饭后同样到糖果酒吧继续尽兴。

在这个娱乐场所的门口,两拨人相遇了。

酒后的选择

事发当天——2008年10月10日,车亮打了林松岭一上午的电话,但无人接听。两人在哈尔滨体院不仅同班,还是最要好的朋友。

“口袋里没钱时,对方可以接济。”车亮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们在校时每月大约1000元零花钱,出去吃个饭、打个球有时会不够花。他们都有驾照,偶尔也会开着家里的车出去玩。由于是体育专业,一个个人高马大,在人群中十分显眼。而这些细节,在事发后网上传播的帖子中都被视为“一群衙内”的特征。

林松岭的电话是在当晚回给车亮的,“昨天带客户看房子看得太晚了,早晨没醒过来”。两人商量:毕业后,很多朋友都没再见面,约出来一起聚聚。“就说是我生日。”车亮说。

5男2女先在和兴路一个餐馆小聚,其中有人喝多了。但酒似乎还未尽兴,7人打算继续去酒吧玩。糖果酒吧是位于哈尔滨西大直街的一家慢摇吧,也是哈尔滨各大学校学生的聚集地。

车亮驾驶着杨森父亲的黑色老本田车,带着林松岭从和兴路赶到糖果酒吧。

酒吧门前灯光炫目,从这一刻起,林松岭等7人的举动都在酒吧门口的视频监控之下——如果没有这段视频,这起普通的刑事案可能很难轰动全国。

下车后的林松岭显得兴奋,他穿着黑色风衣,双手插在口袋里,径直走进酒吧。门很矮,1.92米的林松岭不得不弯腰低头。车亮和同行女伴一起等候乘出租车随后赶到的4名好友。

可见的斗殴

22时07分,一辆银色宝来轿车从几人身后疾驰而过。“速度很快,直接向我们冲过来。”

车亮说。他转头想看车牌号,但这辆车没挂牌。颇有醉意的杨森下意识地嚷了一句:“咋开的车啊?”

此时,从另一辆车里下来3名男子,晃悠着走过来。他们便装打扮,其中有人同样醉意明显。其中一人听见杨森嚷嚷,拍了拍他的肩膀:“弟,吓着了?”杨森说:“吓着了。”但从宝来车下来一个男子反问:“吓着了咋的?”

酒精的刺激下,略带火药味的话引起了强烈争执。杨森当天酒喝多了,已经回忆不起是谁先动的手。车亮则称:“有人先踢我一脚,我才还手的。”开始争执时,林松岭并没有参与。

双方开始在酒吧内的过道上扭打起来——这一切也被监控录像拍摄下来。

相关评论:

哈尔滨命案选择性公开还不如不公开

哈尔滨命案需公开尸检抑制流言传播

哈市命案的真相不能让和解掩盖

用真相回应哈尔滨命案的舆论操纵

相关报道:

哈尔滨警察打死人事件:当地警方应"整体回避"

哈尔滨拟邀公安部专家参与警察打死人案尸检

哈尔滨警察打死人案:死者家属称最快一周内尸检

哈尔滨警察打人案死者家属要求公布完整录像遭拒

哈尔滨六警察打死大学生视频曝光 专案组成立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作者: 陈晓舒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