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同僚左宗棠为何大骂曾国藩不忠不孝?
2009年10月14日 08:05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接下来,说:“出之有济与否,亦非我所敢知”;——你若真听了我的话,再回江西,那是件好事,但是,回去之后,事情能不能办好,局面会不会有转机,这我不知道。“非所敢知”比“非我所知”的语气更强,更具否定性。那么,为什么要给你写这封信呢,“区区之愚,但谓匆遽奔丧,不俟朝命,非礼非义,不可不辨”。

劝人有各种各样的方式,若说左宗棠仅仅是为了骂曾国藩,过过嘴瘾,因而写了这么一封信,倒不见得。更有可能的是,他想用直接而不留情面的言说,戳穿曾国藩微妙、遮掩的心境。

左宗棠并不是不知道,曾国藩在江西受到了多么大的委屈,以及他之所以回来就是因为皇帝没有答应他提出的正当条件。然而,能够理解,却不一定赞成。不赞成曾国藩仓促离营,更不赞同曾国藩的小聪明。左宗棠认为,曾国藩应该把苦衷明白宣示,不能借口说是因为父丧才回家,尽管父丧是个事实。

左宗棠就是要揭穿这种微妙的心情,就是要把曾国藩的心掏出来,做个无情的解剖。曾国藩不是傻子,他当然能看出来,左宗棠用大义来责备他,语气虽然重一点,毕竟是为他好,夹杂几句过分的话,也是无伤大雅。可是,左宗棠骂得兴起,写到后来,尤其从“老兄之出与不出”这一段开始,就已经不再就事论事了,而带了人身攻击的意思。

曾国藩会想,我还没出来呢,你怎么就知道我出来也办不好事呢?太瞧不起人了!如果左宗棠在批驳了曾国藩的三个理由之后,笔锋一转,化刚为柔,说,看了我的信,你出不出来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你出来肯定对江西大局有帮助,在江西,将士们翘首盼望他们的主帅,在湖南,我也一定帮你做好后勤支援,大家一齐努力,事情总会变好。如果这样劝,曾国藩应该容易接受,说不定羞愧交并,就此回心转意了。

左宗棠却偏要说一句:“出之有济与否,亦非我所敢知”。曾国藩因此就激动起来,左宗棠你到底是要我回去,还是不要我回去?我回江西,你却说我去了也没什么用;我不回,你又说我非礼非义,不忠不孝。那么,我曾国藩到底往哪去才对,怎么办才好呢?话都被你说完了,路也被你堵死了,你真狠啊,左宗棠。

我们现在只能看到他们的通信,书面文字,“现场感”不强。我们不妨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左宗棠口沫横飞,拎着曾国藩骂了大半天,眼看骂完了没词了,宗棠要走了,国藩也松口气了,不成想,宗棠走出没两步,还不解恨,回过头来,又往国藩身上踹了几脚,还吐了几口唾沫,不给国藩留一丝一毫的面子。仿佛能看到,宗棠临走,冷笑一声,说,你以为我会又打又摸地安慰你,说你复出后事情会有转机,局面会变好。我告诉你,这只是你的奢望。我不会!缺了你地球照样转,缺了你江西照样会变好,你别臭美!爱出不出。哼哼。

地球缺了你照样转,这就是左宗棠的总结。我们知道,曾国藩的涵养工夫不错,但是,修养也有一个极限,是个人就会有脾气。这会儿,国藩的修养还没到唾面自干的程度,终于,他受不住了,他决定,跟左宗棠绝交。

一念绝交,自然国藩就不会给宗棠回信了。如此重要的信,这么激烈的言辞,竟然得不到国藩的回复,宗棠也就明白了几分,怕莫是国藩真要跟自己绝交。当然,绝交信是不会写的,国藩不回信,不为自己辩解,不批驳宗棠的盛气凌人,窝在家中,一语不发,就是最恰当的绝交宣言。

事后宗棠自觉过火,给他俩共同的朋友胡林翼写信,说,我坚信,道理全在我这边,只是,我讲道理的方式可能有点太粗暴了,“忠告而不善道”。左宗棠就是这样一个人,总的来说,还是能够就事论事,不论跟谁辩论,最后总结一下错在谁对在谁,该认的错他绝对会认,但是,他最多认一分二分,其他###分,都错在对方。

他一辈子都不太愿意承认自己是过错大的一方。这封信,我们实事求是地说,也不能说就写错了,确实就像左宗棠自己讲的,忠告而不善道。宗棠知道,国藩真跟他翻脸了,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他还问了其他的人,像胡林翼、刘蓉、郭嵩焘,他们都说,国藩这一阵子很烦你,你最好别再骚扰他。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谭伯牛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