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同僚左宗棠为何大骂曾国藩不忠不孝?
2009年10月14日 08:05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文摘自《乱世英雄:湘军崛起》 作者:谭伯牛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前面已经介绍了“守制”,再解释一个词,叫“夺情”。一个官员按照礼仪,为父母守丧,应该要满三年;但是,如果军务在身,或者负责其他特别重要的公事,皇帝就会下一道特旨,命令这个官员坚守岗位,不要回家守制。

这就是所谓夺情。我们再看曾国藩的情况,他不接受夺情的命令,直接就回了家,皇帝那边,通过奏折圣旨的往来,作了交代。

他还有朋友,有义务向朋友们介绍这次拒绝夺情的情况。于是,回去不久,他写了一封信给左宗棠,说,所以要拒绝夺情,有三个理由,第一,当然是父子情深,身为人子,必须尽孝,必须尽礼,所以我回来了,这叫人子之道。第二,我出山以来,功劳少,错误多,我的能力不足以改变江西的局面;这就有点牢骚了,表面上说自己不行,其实是说各方的支援不力。第三,目前大局,比我在江西的时候要好,即算我不回江西,各位朋友同事也能把事情办成功。

左宗棠看了这封信,十分生气,回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谴责曾国藩,甚至是怒骂曾国藩。

他采用逐条批驳的方式,说,你第一个理由是要尽孝,因此你不能不回去。但是,圣贤书里早讲了:“金革之事无避”;金革,指军事,这句话的意思是,军务在身的人,不能因为回家奔丧守制的理由而离开。

传统中国提倡以孝治天下,所谓父为子天,父亲死了就是天塌了,天都塌了,还做什么官?因此,儿子在做官的,不管做到多大的官,都得回去,不能因为现在官做得好做得大,父母之死也不管不顾。

守制,主要是从孝道出发来考虑问题,但是,我们又知道,传统中国还有一个“忠”的观念。“忠”与“孝”,有时候是会发生冲突的。为国家尽忠,为国家做事,突然碰到家里出了这种事情,怎么办呢?古人想出了一条原则,那就是放弃小家,顾大家,所谓“移孝作忠”,所以有“金革之事无避”这一说。

表面上,为了国家的大事,而不顾家庭的丧事,这是违礼、夺情,但其实,为国忘家,反而是遵守了一种更高级的“礼义”。表面上是夺情,其实是遵礼。左宗棠以此批驳曾国藩,当然很有道理,因为这是汉唐以来所有中国士大夫都接受的原则。曾国藩仅仅因为要去守丧,就撇开军事不管,是违背这条原则的。

对于曾国藩说的第二点,个人能力差,不足以改变江西的局势,功劳少、过错多;左宗棠就用了更猛的话来批评他。左宗棠先举了一个例子,他说,身为人子,有聪明的、有蠢的、有能干的、有不能干的(“智愚贤否”),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父亲。那么,父亲死了,他们都应该为父亲守制。你不能说,聪明的、能干的就不用守制,因为他要干别的事情;愚蠢的、不能干的,他就应该回家去守丧,反正也干不好别的事情。曾国藩自己说能力不够,左宗棠就把他归到愚蠢的、不能干的一列。他说,你可不能借口聪明能干的就可以破坏规矩,愚蠢不能干的才要遵守规矩,你这样说话,对聪明能干的人来说,岂不是伤了他们的心?

再说,曾国藩你虽然蠢一点,不能干一点,你还是可以有一分心尽一分心,有一分力出一分力,但求耕耘,不问收获啊。天下人不会因为你干不干得成而作为评价你的标准,而会因为你毅然决然地坚持去做,而谅解你。真正的孝子,不会因为父母病入膏肓,存活几率不大,而对父母实施“安乐死”。同理,真正的忠臣,也不会因为事情陷入困境,难以挽回,就撒手不管。你这样做,就像那种不孝之子,不忠之臣,“非礼”“非义”。

这几句话,骂得很凶,俗话说打人不打脸,还有句话叫不要诛心,左宗棠对曾国藩,这两点都做到了。你不是说你的功劳少过错多,在那边处理不了事情,要回来吗?那我告诉你,我压根没认为你本事大。但是,你本事虽然不大,照样可以留在江西,继续办事;我对你的期望并不高,不是看你能做出多大成绩,而是看你做不做,不是要求你的成效,但要看看你的品德好不好。哪晓得你用这个做借口,悍然跑回家,可见,你这个人不但能力差,品性也差,不遵礼也不讲义气。

接下来,左宗棠不解恨,还要继续骂。他说:“老兄之出与不出,非我所知也”;——我“苦口婆心”劝你,你最终是听我的话再回江西,还是不听我的话赖在湖南,我不知道,我也不关心。我也没指望你真能听我的,但是,这个道理我得告诉你。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谭伯牛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