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赫而寂寥的国学大师:陈寅恪
2009年07月27日 11:34凤凰卫视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正在加载中...

解说:陈寅恪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不求博士文凭的陈寅恪,却形成了自己宽阔的学术视野,他一心向西学。但没有想到的是,他从西方带回来的竟是东方学。

张国刚:五四以后到西方去留学,他们感受到一种是什么呢?感受到一种中国文化在国际地位很大提高,跟现实当中中国的地位低完全相反,跟国内批判传统文化,打倒孔家店完全不一样的反差。

解说:陈寅恪后来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应吸收外来输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就是从这样一种感受作为出发点的。

曾子墨:1934年《清华周刊—欢迎新同学专号》之《教师印象记》中,对陈寅恪先生的形象有这样一段描写,清华园内有趣人物真多,但其中最有趣的要算陈寅恪先生了,站在三院教室前的过道上上课铃响后,你们将看见一位里面穿着皮袍,外面罩以蓝布大褂、青布马褂,头上带着一顶两旁有遮耳的皮帽,腿上盖着棉裤,足下登着棉鞋,右手抱着一个蓝布大包袱,走路一高一下,相貌稀奇古怪的纯粹国货式的老先生从对面而来,这就是陈寅恪先生了。

解说:就是这样一个陈寅恪,在1926年走进清华园成为四大导师之一,每逢上课陈寅恪总是抱着很多书,吃力地走进教室。他讲授佛经文学、禅宗文学的时候,一定是用黄布抱着书来的。而讲其他课程,他带来的书则是用蓝布包裹着的。他的讲课旁征博引,慕名而来的学生常常听不懂,听课的人数也就越来越少。但只要是从国学院毕业的学生,都一定是后来的大家。

葛兆光(复旦大学教授):他在逐渐使中国学术,走向国际学界的这么一个转轨的时候,他回来了,所以当时清华是非常非常有条件,把这个中国的学术提升到一个很新很高的领域。

解说:1932年清华大学中文系招收新生,陈寅恪应系主任邀请出考题,不料他出的题目非常简单,除了一篇命题作文外,就是要求考生对个对子,而对子的上联仅有三个字。“孙行者”一个名叫周祖谟的考生给“孙行者”对出的下联是“胡适之”,用的是当时最时髦的人物,出乎陈寅恪的预料,但用对对子这样的文字游戏,作为堂堂清华大学的招生试题,当时很多人难以理解,也有人误以为这是以旧学的看家本领向新文化挑战。

陈正宏(复旦大学教授):很多的学者都不清楚,真正的中国语文的特色在什么地方,那么他觉得用对对子这个方法,其实是非常明显的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语文,当然主要就是文言文它的真正的特色尤其是跟印欧语系的区分在什么地方。

解说:值得注意的是陈寅恪至死都坚持文言写作,文言的不足是与中国人的口语差别太大,在贫弱的中国许多先进知识分子都把语言的改造作为民族进步的先决条件,但陈寅恪却关注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他对民族传统语文充满自信,后来陈寅恪又把目光投向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也就是学术界通常称的中古史,这是陈寅恪学术研究的第一次转向。

吴学昭:这当时是因为有很多很多因素,其中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当然跟抗战有关,跟当时的国家危难有关。

解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22天,日军逼近清华园车站,北平即将不保。父亲陈三立这时已85岁了,这位在上海“一二八”十九路军抗战时梦里狂呼“杀日本人”的老人,开始绝食。

陈美延(陈寅恪之女):我祖父病重啦,他是非常关心时事的八十多岁的老人,就骗他,说哎呀好消息啊,又打胜仗了,就希望他心情好一点嘛,能够吃一点东西嘛,就是这么骗他,但是骗久了不行啊,他也知道了嘛。

解说:绝食五天后,陈三立死了,为父亲守灵的那些晚上,陈寅恪久久地斜坐在走廊的藤躺椅上,表情严肃一言不发。这时的他由于高度近视,又用眼过度,右眼已经看不清东西了。

陈美延:他的右眼视网膜就剥离了,剥离了需要做手术,但这个手术就需要相当时间的休养,所以他选择了不做手术让它瞎,为了离开沦陷区,就是说他已经放弃了自己复明的希望。

解说:在为父亲守孝49天以后右眼失明的陈寅恪带着全家离开了已经沦陷的北平,踏上流亡路。在离开北平之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但赶到长沙还没等到这些藏书便又匆匆随清华大学南迁云南,后来书被运到了长沙,竟悉数焚毁在战争的大火中。陈寅恪做学问的方式,不是做卡片而是在书上随读随记,也就是古人的眉批,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但书烧毁了,而他随身带的常用备用的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竟也被大部分盗走了,他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他积攒的记忆了。“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陈寅恪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葛兆光:他在中古研究里面,他注意到的若干解释,中古中国的架构和因素,至今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你比如说对宗教对文化、种族的关心,对于家族的关心,这是我们现在做很多家族史,做社会史的人仍然在做的东西。一个大的了不起的学者,他并不是说在具体的研究里面,给你奉献什么非常具体的结果,而是说他开创了一个研究的范式。

解说:这是两本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著作,陈寅恪写书的种种细节,至今仍被人们记忆着。

陈寅恪   大师   国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