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知青为海南农垦奉献青春(组图)
2009年10月14日 11:56南海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逆境拼搏成知青精神特质

现为海南农垦新星投资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的韩先成,不满16岁就成为长征农场8队的一名知青,参加到轰轰烈烈的垦荒事业。他最难忘的是1970年春节,大年三十早晨7点上山会战,直到初二晚上7点才下山。韩先成说,“白天治坡,晚上治窝”的口号他永远忘不了。知青岁月也深深影响着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此前受用,今后也将受用终生。

省农垦总局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罗坤金动情地说,知青为海南的农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他们奉献的是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他们的功绩永远都不应被忘记。

的确,除了汗水和热血,知青们甚至奉献出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晨星农场22名知青,为保护国家财产英勇牺牲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代表。

1970年10月16日,当年13号台风肆虐海南。当晨星农场养猪连28名知青面对强大的暴风骤雨时,他们依然坚守着岗位。突然爆发的山洪,将整个养猪连包围并逐渐淹没。最后,来自广州、汕头的梁愉辛、张惠等22位风华正茂的知青壮烈牺牲,其中年纪最小的仅15岁。

彭隆荣,这位当时兵团三师8团的潮汕知青,后来不仅成为南田农场的掌门人,领导着农场成为海南农垦改革发展的先锋,他自己也成长为海南省农垦总局的副局长、农垦房地产集团董事长,荣获全国劳模称号,而且是海南省著名的改革者和企业家。

知青运动影响着整整一代人的命运。他们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沉浮和波动。这里有激情,也有悲沧,有痛苦与彷徨,也有欢乐和歌唱。

坦然地面对苦难,勇敢地承受苦难,从逆境中寻找出路,已成为知青们共同拥有的精神特质。这种气质,使他们能够在历史的大潮中不被淹没,并勇立潮头。

不能忘却胶园足迹

1969年,16岁的李广生从广州来到红光农场插队,24岁返城。8年的知青岁月里,他先后做过橡胶芽接工和割胶工。特殊年代的艰苦磨砺,使李广生积累了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帮助他后来在事业上取得很大成绩。

返城后的30多年里,李广生每年都回农场看看,从没间断过。他到生产队转转,或到工作过的胶园草地上躺一躺。有人做了初步统计,返城后的李广生,先后回到红光农场50多次。50次的回访,凝聚的是他浓浓的知青情结。

不管是在广州,还是后来居住在香港和澳大利亚,红光农场已成为他生命中不能抹去的符号,成为永远割舍不掉的牵挂。

2006年,李广生捐资450万元,为红光农场兴建了一座小学综合教学大楼,为该场教育基金会捐款30万元。2008年,他再捐资300万元,为农场中学兴建教师办公楼和学生宿舍楼。大批新课桌椅,数万套图书,几十台电脑、钢琴等教学用品,使农场学校焕然一新。在给学校添置2万多册图书后,他从广州请了10位专家,为图书室编制图书目录索引,实现了图书室的信息化、现代化。近年来,李广生为红光农场教育医疗等社会公益事业,已先后捐资超过1300万元。

由于海南农垦知青对农垦的特殊情感,他们大多数人都有着与李广生先生一样的知青情怀,并以不同方式,表达着他们内心深处这种对农垦难于割舍的牵挂。

红土的印记

2008年,红光知青相约重回农场,亲手种植知青橡胶林,并出版了一本名为《红土的印记》大型知青纪念画册。

画册中既有当年保留下来的珍贵照片,记录着风华正茂的知青们战天斗地的劳动场景,也有他们回忆蹉跎岁月的诗歌文章,还把当今知青们的通讯录印在上面。

知青们收集到的当年实物,如今已经陈旧发黄,但那是特殊时代的符号和印记,沉默中诉说着精彩的岁月故事。当年那些朝气蓬勃的姑娘小伙,如今大部分已成了爷爷奶奶。但在他们的面容上,仍然闪烁着激情的光芒。

从1976年后,这些知青开始陆续回城。当他们终于回城了,却发现原来的城市已经不属于他们。他们努力适应,幸运的是,他们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们义无返顾地投身其中,并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中坚力量。

(本报海口10月13日讯)

(南海网-海南日报 孙乐明)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孙乐明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