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科:我的知青岁月(21-30)
2009年05月12日 18:19凤凰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25)

1978的夏天,是一个不平静的夏天。

全国知青运动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由邓小平总理主持召开的全国知青会议,总结了知青工作中的种种失误,拨乱反正,提出了新时期的知青工作定向转轨的新举措。

正是在这一时期,云南知青正在掀起大规模的罢工、游行、强烈要求返城的游行。此次活动缘起于一桩知青母子因当地干部的迫害而致死的案件。一时间,有关知青的话题成为城乡街头巷议的话题。

自1978年的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知青返城热潮 ,就如同上山下乡热潮一样,规模庞大且势不可挡。知青们不顾一切地通过各种渠道办理返城的手续--通过病退、父母退休回城顶替、转入城市郊区插队的曲线返城 ,还有以女知青为主体的通过结婚联姻实现曲线返城的目的 ……

先前在极左路线的高压下,知青们始终保持着死水不惊的平静状态 ,实际上却掩盖了知青们极为复杂、矛盾的心理:既不想终生沦落为北大荒的新移民,又苦于无奈,返城无术,在夹缝当中生存,还有一些年龄较大的知青,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已经成家或是正在准备结婚……

可以想像,这些知青的下一代还会继续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将会成为一批又一批的北大荒的新土著。

伴随这一动荡时期的是知青们浮躁的心态。

很多知青在一时还难以完成返城手续的情况下,先一步回城,四处奔走,为回城寻计、铺路。

政治局势的变化,也给兵团的各级组织带来相当的影响,很多连队先前由知青担当的关键性技术岗位,正在逐步替换成当地的青年,看来,知青返城已经成定局,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或许,是返城风来得过于迅猛,迅猛得让我们都有些猝不及防,大家都在为自己今后的发展设计着各式各样的蓝图,描绘着种种乌托邦式的美丽梦幻。

然而,我们现实的生活还得继续下去……

我们每天还在继续着早7晚5的作息时间,只是知青们不再有以往的政治热情,不会被少数人的蛊惑性语言所鼓动,大家更多了几许平静的心态。

我和文娟仍然是希望麦田的最后的守望者。

我们于工作之余还会继续我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探讨,相互交流各自对生活的理解,因为生活还要继续下去,我们的探讨就不会停止。我们还要继续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在深秋的寒风中,从砖窑里搬运滚烫的红砖到汽车上;还要继续在初冬的深夜里,去30里以外的北河装运沙子,我们单薄的棉衣常常难于抵挡冽冽寒风,往返2小时的路程,完全会把我们的身体冻僵……

只是在那一刻,我们多么渴望家庭的温暖,渴望能有一杯热汤来温暖自己将要冻僵的身体。

然而,这些都还是奢望 。

知青,是一个渗着苦味的字眼,当年15、6岁的孩子,本该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然而,我们却背上行李,远离城市,远离父母,到陌生的广阔天地里"摔打";没有了楼上楼下,没有了电灯电话,只能脱胎换骨地在北大荒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在北大荒,冻、饿和累那只是肉体上的磨难,心灵上的苦痛和迷茫只有知青自己才知道。

在跌跌撞撞走过很多困顿之后,我才慢慢明白,知青们虔诚的激情伴着无知的狂热,曾一度使自己的灵魂迷失了方向……

知青,是一个怀旧的字眼,对我们来说,它一旦映入眼帘,便能立刻把我们带回到青年时代,带回到广阔天地。

我们至今也忘不了,那清晨的薄雾,黄昏的炊烟;忘不了,那仲夏时节的农忙会战,中秋的会餐;忘不了,那春天的野花,秋天的麦浪……

一首老歌便能唤回我们青春的热情,一篇诗歌就能激起知青们的豪情;一声叹息便能引来许多的回应。

岁月流失,青春不再,但是太阳每天都在升起……

因为我们也曾年轻过 。

有多少悲喜,有多少梦想,永远地留在了那个逝去的年代,重温那些悲喜,那些梦想,我们有欢欣,也有辛酸的泪水……

当我们没有经受磨砺的时候,我们期待着梦想;当我们走过风雨饱尝艰辛之后,梦想和期待就都变成了回忆。

因为,只有知青才最有资格说:磨难是我们人生的财富。

知青,是一个浪漫的字眼,岁月过滤掉的都是些不愉快、不开心的事;留下的,记住的都是快乐。尽管许多现在感觉的快乐而在当时并非快乐的事情,经过岁月的洗涤,如今我们心平气和地娓娓道来时,却在年轻人的心里变成了羡慕,孩子们眼神里流露的是向往的神情,甚至还会说:你们真是好浪漫啊……

是啊,当年我们坐在散发着青草味道的麦草堆上,望着漫天星斗,扯着嗓子,尽情地唱毛主席语录歌、样板戏和经过重新填词的时尚歌曲,那才是真正意义的"嚎",都能把天上的星星给震落下来。

知青们最普及的乐器便是口琴。我们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经常是好几把口琴一起合奏,成为最动听的知青音乐。其实,吹得好坏并不重要,其间,体现了知青们对于生活和音乐的理解。

知青,又是一个豪迈的字眼。如今在网络上,只要你说自己曾当过知青,尽管没有在一个泥窝子里滚过,没有在一口锅里吃过,没有在一个屋檐下住过,但吃过的苦,受过的累都是一样的,流过的泪也是一样的,知青之间心心相印,不需要多说什么,自然就有了一种理解,有了一种默契,有了一种亲和感。

我们这代人是不幸的,大多数人都是默默无闻,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成为精英,但是有知青这碗苦酒垫底,我们的歌就永远是那样高亢悠远,浑厚而深情;知青的诗永远是那样荡气回肠,悲壮而大气。

有知青这碗苦酒垫底,人生的态度就会永远乐观向上,人生的追求就会永远积极进取!

有知青这碗苦酒垫底,任何艰难困苦对于我们来说都算不了什么,永远都会被我们踩在脚下。

知青--永远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符号!它记载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多少辛酸与苦辣;

知青--尽管是历史的牺牲品,然而知青的经历也铸就了我们这一代人独特的北大荒性格,那就是--勇往直前,不惧艰难,乐观豁达,勇于拼搏的时代特质。

苦难的知青生涯还要持续多久呢?我们不得不这样问对方,同时也在问自己……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姚科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