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而不战的“战胜国” 中国参加一战始末
2009年04月29日 01:54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已有评论0

2月2日日本驻华公使小幡酉吉会见中国代理外长陈箓,抗议顾维钧在巴黎向记者宣布中国随时可以宣布中日关于山东问题的成约,并说这漠视日本体面。陈答:“大总统已嘱外交部电令该代表等勿得过于激烈。”但由于各地舆论对小幡的行动纷纷表示愤慨,中国外交部于2月10日声明介绍这事经过,并说“顾本国之利益,他国绝无干涉之理”,又说“中日正谋亲善之实现,勿再生何等之误会”。对此事北京政府曾训令中国代表暂勿发表中日所定各种秘密协议。后因舆论压力,又电令中国代表斟酌办理。

2月15日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关于山东问题的议案》,要求“将胶济租借地、胶济铁路、德国在山东的其他权益一并直接交还中国”。后来又向大会提出《废除“民四条约”的议案》,指出这个条约是日本胁迫中国签订的,它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3月中国代表又向大会提出:1。《对德国要求的提案》,提出废除战前中德所有的约章,收回胶济租借地,德国脱离《辛丑条约》,德国在中国境内的官产无条件让给中国,归还辛丑年间从中国掠去的天文仪器、美术作品等。2。《取消外国人在华特权的提案》。

关于山东问题,1月底在最高会议进行辩论后就被放置了,4月中旬列强才又讨论。这期间中国代表曾向美、英、法、意等国寻求过支持。1月30日中国代表陆徵祥拜会法国总统,法总统说青岛问题法日已有成约,故不能支持中国。3月26日顾维钧拜会美国总统,顾提出胶济铁路对中国生存和东亚和平的重要性,威尔逊说可在和约上做出规定,但未再通知中国参加讨论。

日本这时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它向美国施加压力,后来又针对美英提出了“种族平等”议案使美英为难,这个议案4月11日被否决,日本又散布拒绝参加国联的空气。为此美国改变了4月10日同意将山东直接交还中国的规定列入和约的决定。4月15日美国在五强外长会议上提出将胶州交五强托管的建议,日本仍反对。21日威尔逊和日本代表会谈,日本提出山东问题必须按日本的主张办。威尔逊把日本的态度向“四人会议”作了汇报,英首相提出把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交国联以委任统治地方式管理,日本说这是对日本的不信任。次日,日本警告说,山东问题如果得不到圆满解决,日本将不在和约上签字。这之后,美、英等首脑都讨好日本,以中日已有成约为借口,要中国守约,而置中国的主权于不顾。

4月23日中国代表团看形势已不利,又提出妥协方案。1。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先由五大国暂收。2。对德和约签字一年内日本把胶济租借地交还中国。3。日本在胶州的军费中国愿付。4。开放胶州湾。4月24日因为和会没满足意大利得到的要求,意大利代表团撤离回国。关于《对德国要求的提案》,大会4月28日委托美英专员同中国商议。

美、英、法、日对山东问题又进行了一番相互承认对方利益的交易。4月30日日本同意口头声明,日本的政策是把山东半岛的完全主权交还中国,只保留原来给予德国的经济利益,并在青岛建立一个居留地。接着美、英、法通过了对德和约中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条款。他们根本不让中国参加有关会议,几个帝国主义国家背着中国强行作了决定。几个大国都得到一些战败国的领土或殖民地。日本得到了原德国在太平洋的岛屿,这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行太平洋战争埋下了伏笔。

5月1日英国外交大臣将有关山东问题条款的主要内容转告中国代表团。中国代表团再三索要草约文本和会议记录,都被拒绝。中国代表团向国内请示,并于5月4日向美英法严厉抗议,谴责这个牺牲中国主权的决定。

在国内,人们在4月底就已知道中国代表团在和会上失败的消息,群情激愤。5月4日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人们要求“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诛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曹汝霖1915年任袁世凯政府的外交次长,是签订二十一条的代表之一,这时任交通部长。章宗祥是中国驻日公使;陆宗舆曾任驻日公使,当时任币制局总裁、中日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总裁。他们又是段祺瑞向日本借款和签订军事协议的经手人,因而人们当时称为3个卖国贼)。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团收到国内团体大量来电,要求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北京政府批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辞职”。6月10日徐世昌申请辞大总统职,被议会挽留。6月13日内阁总辞职,龚心湛代理总理。

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团签字不签字呢?代表团曾考虑过不签字,但怕得罪英美法。北京政府知道签字是违背全国人民意愿的,但认为若不签字“不惟有负各国调停之苦心,抑且不啻自绝于国际联盟之保障,各国将来更难过问”,因此仍主张签字。6月23日北京政府电令代表团,先力争保留,如果办不到只能签字,国务院并说明理由通知了各省。这之后,外交部连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签字一事由陆总长自行决定。政府一直未作拒签的指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