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撒哈拉沙漠的苍凉与死寂中,最大的金脉,是足以与亚欧间“丝路”匹敌的“盐路”。截至20世纪初,纵横撒哈拉沙漠的盐商,每年仍带着两万头骆驼的队伍横越非洲,堪称前所未有的壮观景象。
如今,这些商队依然行走于撒哈拉沙漠,但面临现代化货车的挑战,数目已然锐减。
中世纪及后来的阿拉伯旅者,都会谈起非洲的金矿,使得非洲产金成为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直到1826年,法国探险家荷内·凯耶终于进到“廷巴克图”(Timbuktu,现今中非马里共和国的城市),却发现廷巴克图根本不是什么传说中的大城市,只不过是个小村。凯耶20岁前已两度航海到西非塞内加尔内地,他同时也是造访廷巴克图后第一位生还的欧洲人,对于当地的凄凉景象,他惊讶非常。
黄金城的真实面貌
揭开了神秘面纱的廷巴克图仅仅是一个死气沉沉、感觉些许凄凉的小城镇,红土建造的房屋中储存的是盐块而非黄金。他写道:“这里除了一堆破破烂烂的房子,别无他物。”
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最受重视的矿藏是“铁”和“铜”。“铁”被制成日常用品,“铜”则被当作交易货币及用于宗教仪式或艺术品创作。而撒哈拉沙漠最大的“金脉”,其实是运盐商队行走的“盐路”,重要性足与连接中亚与欧洲的“丝路”媲美。
万物不可或缺的盐
钠(盐)是所有生物不可或缺的元素。虽然演化过程使生物具备各种多样性而能生存,但动植物的生命组织每天仍不免流失许多钠元素,致使它们都须靠摄取盐分维系生命。
盐不仅对人重要,对牲畜也很重要,对单峰骆驼来说,更是维系健康的命脉,因此形成一年一度专为骆驼与其他畜养牲畜而设的“盐节”。每年,当商队完成一趟旅行时,正是9月初的雨季,所有人带着牲畜集中在尼日尔的英格尔地区,让它们休息、食用该地区草地富饶的盐分。雨水会将地下丰富的盐分溶解至地表。这个活动是盐路最关键的一站,事关骆驼的健康,以及商队行走的顺利与否。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石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