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被迫独立 华人集体危机感成经济奇迹原动力
2009年09月10日 20:55凤凰网历史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写至此,忽然想起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有学生问笔者的问题:新加坡既然与我们同文同宗同种,为什么不让新加坡与中国建立亲密关系,或直接并入中国领土?

这样的想法,思索起来让人凄凉。因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常识就纯粹利益关系,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很多国人总有种模模糊糊的感觉,觉得全世界犹太人都向着犹太人,那全世界华人也该都向着华人。新加坡是华人为主的国家,就应该并入版图。

如果这样的分析,朝鲜、越南早该回归中国了。它们过去才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而新加坡与中国没有渊源,它并不是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新加坡,她只是个世界上除两岸四地以外,华人人口占大多数的唯一国家罢了。

也正因如此,虽然两国人民有同祖同文的认同感,但新加坡与中国存在亲华与反华的双面性.

其亲华性表现在人性方面.在笔者看来,单凭联合早报就能看出,该报总是对中国内地的报道,以正面为主。而且每天都登载着中国政治和经济建设成就的消息,这一点,公平地说,比台湾做的好多了。

人性化的亲华色彩,新加坡并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地的华人。台湾的921大地震,中国大陆百年未遇的洪水灾害,汶川5.12特大地震,新加坡人对母亲国的感情与行动,都是感人肺腑的。

而其反华性,完全是出于其历史上被英帝国殖民统治的西化心态.为此,她政治上与台湾保持互动关系,可以疏远大陆.新加坡早就声称,自己要当东南亚最后一个跟中国建交的国家,1990年建交后仍然跟台湾保持军事合作关系。且,李光耀、吴作栋在各种场合的讲话都喋喋不休提到中国的增长是世界最大的挑战,将来亚洲的稳定取决于美国如何对待中国的崛起之类的话。

这些忧虑,也在李光耀的《风雨独立路》所反映出:

新加坡是个小岛,退潮时,面积只有214平方英里。它是英帝国在东南亚的心脏地带,所以繁荣发展起来。随着新马分家,它变成了一个没有躯体的心脏。

那时,让李光耀特难过的是:眼下是一条不知去向何方的坎坷之路,因为他们几乎一无所有。北面是刚刚翻脸不认人,把人一脚给踹了的马来西亚,南面是想把整个马来西亚包括新加坡一起吞并的、充满敌意的印尼。而当时的中国,被西方国家敌意封锁,四顾茫茫,惟有痛哭!

没办法,除了与美国亲近,别无选择。

历史就这么特有戏剧性。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在被马来西亚遗弃后,为国土安全计,要么亲美,要么亲华,要么搞大国平衡外交,要么与大国潜规则。

总之,哭着闹着也要生存下去.现在,感觉挺好的,斯龙飞上天。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李奉先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