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越自卫还击战想到的几个作战指导问题
2009年02月16日 19:14凤凰历史专稿 】 【打印所有评论0

 

担任高平以西徒步穿越的某师,上级要求战役发起当天“日终”前插到指定位置。但穿插全程约90公里,山路,小路占了大半(有几段是从无路的山林中穿过),即使沿途没有敌情,要求一个师14个小时(这个时间并不是指令中明确规定的,而是我从部队发起进攻至“日终”推算出来的实际时间)走到也是不现实的。部队为了按时赶到,一再轻装,途中不断遭敌袭击,伏击,仅靠随身携带的粮弹连续行军6昼夜,人员极度疲劳,物资难以补充,伤员难以救治,作战能力急剧下降,遭受了很大损失。

由此可见,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既要强调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劳累,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同时在指定作战计划时,又要桌子考虑人员的体力和精神衰减程度对作战行动的影响,赋予任务要力所能及,并留有余地,还要合理掌控作战进展,控制人力物力的消耗,把握进攻中停顿的时机,适时组织休整,补充,换班,才能使部队既完成主要作战任务有保持较强的后劲,始终处于主动的有利地位。

第三,把握时机,在进攻到达顶点前攻占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目标,并实施组织攻防转换,结束作战。正当我军主力在高平酣战之际,越军准备以两个师的兵力向凉山方向反扑,企图阻止我下一步在凉山地区的攻击行动。我军得知这一情况,决心不待高平地区作战结束,抢在敌人反扑之前发起了对凉山的攻击。经过五天激战,我军占领了凉山地区,打过穷奇河,造成威逼河内之势,迫使敌人放弃反扑企图,不得不向后撤退。这时我国政府随即发表了撤军声明,我军恰到好处的停止了攻势行动,占据凉山外围的有利地形,就地转入防御,为撤军做准备。应该说,这一举动是对”顶点“效应的成功运用。战后总结广西方向的作战经验,有的同志似乎对攻占凉山后未能继续发展进攻不满足。

其实,他们多半是不太了解我军当时的真实情况。当时的情况是:我原定参加攻打凉山的部分主力被牵制在高平地区,;凉山方向进攻的我军已经没有多少预备兵力,作战需要的大口径炮弹是用飞机从北方紧急调运的,攻打凉山的部队经过前一段作战已十分疲劳,攻占凉山后,我均的攻势已经差不多接近“顶点”了,再继续进攻,就要越过“顶点”而吃亏了。但就此定制进攻转入防御,则我军对敌仍保持一定优势,一直能够从容的分批撤回国内,在回撤过程汇总还有力量对尾追之敌杀回马枪。另外,从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目的看,“教训”“惩罚”的目的已达到,再继续进攻也不必要了。战后有些同志提出这样的意见,在我军力量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选择进攻方向不应拘泥于先打弱敌的原则,而应集中力量先打凉山,以部分兵力对高平进行牵制性进攻,或许能够加快作战进程,推迟战役的”顶点“效应,更快更好的达成作战目的,我认为这个意见是有道理的。

三、 衡量作战结果,不应忽略歼灭战的好处,但击溃战往往是战略上的现实选择。

要达成攻占重要地区的作战目的,就必须对防守重要地区的敌人要么打歼灭战,将敌人就地歼灭,要么打击溃战,将敌人赶跑。如果作战规模很小,我以绝对优势兵力临敌,能有把握的在短时间内打歼灭战,这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八十年代以来我军进行的收复法卡山,老山,者阴山的战斗,就取得了这样的效果。但如果是象1979年春天进行的那种较大规模的自卫还击作战,就不宜从总体中强调歼灭战的好处而否定击溃战的作用了。从战略指导上将,还可以列举以下两方面的理由:第一,达成歼灭战的效果,既要有绝对优势的兵力,而且要有迂回包围的部署。要在战略上打大歼灭战,就要进行大纵深的迂回包围,而这在时间。空间有限,又是在极为复杂的热带山岳丛林地形、气候条件的敌性异国,是难以取得预想的作战效果的。高平地区作战,我以两个军的主力从两翼进行包抄,深入敌纵身打四十公里,切断了高平往南的主要通道,布下了一张约四千平方公里的歼敌大网。

但网大,网眼也大,大鱼在外观望不进网,网里的小鱼却漏掉不少。我插到敌纵深的兵力只能控制交通要路,而敌军机械化程度不高,对道路的依赖不大,丛林覆盖的四通八达的山间小路,可由他两条腿的步兵任意进出。况且这张大网是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布成的。在这段时间里,敌人的部署重新做了调整,能溜的已经溜了,能藏的已经藏了,遭我突然打击造成的惊恐情绪已逐渐稳定下来,一些主力部队化整为零,分散行动,以游击战与我周旋,我不得不分兵进行拉网式的清剿,打大歼灭战的目的没有达到,单耳被敌人牵制住了。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许天文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