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治国策》作者:陈本亮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民主革命与民主之治
题记:毛泽东自信地说:我们已经找到了跳出成败兴亡的历史周期率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在新民主主义的旗号下,民主政治的时代洪流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而持续高涨,通过政治协商,制定共同纲领,建立联合政府,产生新型宪法,展现了新中国“民主之治”的新气象。
探索民主新路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1945年7月2日,褚辅成、黄炎培、傅斯年、左舜生、冷 、章伯钧等六位民主人士,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身份,从重庆到延安访问考察。回到重庆后,黄炎培写了一篇《延安归来》的日记,其中记录了他和毛泽东之间的一段对话:
有一回,毛泽东问我感想怎样?我答: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由此可见,毛泽东把是否实行民主看成是关系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只有真正实行民主,才能真正治好党、治好国,民主治党、民主治国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原则。毛泽东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正如他自己说的:“我们已经找到新路”。那么,共产党人为什么要选择“民主”之路呢?毛泽东头脑中到底有多少民主的意识呢?他说的这条民主“新路”又是怎样找到和实践的呢?
首先,“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人民大众是共产党人的“上帝”、“主人”。
毛泽东心中时刻装着人民,“向人民负责”,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是地地道道的“人民领袖”。人民视他为“救星”,他视人民为“上帝”,当人民高呼“毛主席万岁”时,他则高呼“人民万岁”。
其次,建立人民民主的政权是共产党人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并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建党前夕的1920年,毛泽东参加“湖南自治运动”、提出“湖南共和国”主张到,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对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详细论述,表现了毛泽东和共产党人对民主政治和民主共和国的热切追求。
再次,以“民主集中制”为表现形式的民主政治,由党的组织到政权机关得到了有效的推行。从1927年召开的中共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党部的指导原则是民主集中制”,经过“延安整风运动”的洗礼,中###内的民主风气进一步形成,民主集中制原则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又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民主力量,结成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毛泽东在实际斗争中深深地感到:“被打击的中间阶级在白色区域内几乎完全附属于豪绅阶级了,贫农阶级成了孤军。此问题实在严重得很。”因此,他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以后,明确提出了今后的基本任务“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最后,为了保障人民民主而加强法制建设,努力实践以法制来保障民主。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告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并通过了新生的工农民主共和国的根本大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此后,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提出并实践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共和国”、“人民共和国”、“中华民主共和国”等国家制度和革命法制。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陈本亮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