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研究 > 正文 |
|
西安市委党校65岁的历史学教授胡觉照日前写给国家教育部教材司一封建议信,认为应将诸葛亮的《出师表》撤出中学语文课本,以华歆的《止战疏》代之。胡觉照认为,《出师表》作为范文被选入初中课本,对于没有完全辨别能力的初中生来讲,容易形成“愚忠”思想,不利于形成科学的军事观,甚至不利于形成“止战息兵”的观念(4月13日《三秦都市报》)
《出师表》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年名篇,很多伟人、学术大师,从小就阅读背诵,毛泽东曾经将前后出师表背得烂熟;其选入中学生教材,至少也有10多年,读过此教材的学生又何止百万?这么多人都并没有因此染上“愚忠”的落后思想,如此担忧岂非杞人忧天?用《出师表》来寄希望于培养科学的军事观,更是可笑之极,《出师表》是军事教材吗?它承担着培养科学军事观的重任?按这样的逻辑,中国名篇没有一篇是好的:《满江红》是狭隘民族主义,《过秦论》没有全球化眼光,《庖丁解牛》漠视动物福利……就连安徒生的名作《丑小鸭》也充满了追求皇宫贵族生活的“腐朽”的思想。
诚然,华歆的《止战疏》中有“止战息兵”的观点,将这篇古文作为阅读补充教材,扩大学生们的阅读视野,也并无不可,但取代是毫无道理的,中学语文教材并不是军事论文集,它看重的是文学性以及对文字能力的提高,《出师表》作为千年名篇,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从各方面来看,《止战疏》从文学性和文字能力上都是无法和《出师表》相提并论的,更无法取代。
是的,中学生辨别能力不强,那么,我们需要的就是引导其提高辨别能力,而不是一切都藏着、掖着,不许学生接触,开放的时代怎能用封闭教育模式?我们要让学生们在探讨中提高辨别能力。对《出师表》牵强附会的担忧要么是某些人神经过敏,要么是某些人实施“在争议中蹿红”的炒作哲学的一种手段而已。
相关文章:
作者:
徐德国
编辑:
hu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