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1934年开炮:中国最可耻是所谓中西医之争
2006年12月31日 08:50书屋投票数: 顶一下
相关Tag

而对另一读者、研究实验语音学的学者刘学濬的争论文章《我对于西医及所谓国医的见解》(见《独立评论》第一二一号),傅斯年也一样不留情面地予以批驳。刘的这篇文章与前述的论理性的文章不同,他仅仅是根据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中医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发挥西医所不及的功用。他举了自己的一个三岁多的小孩患痢疾被西医所耽误、几乎致死,最后通过中医才获救,而其孩子的玩伴一样地患痢疾找了最好的西医结果被治死了。所以他认为“中医的缺点及特点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问细胞起了变化才发生疾病,只问所生的是什么病。知道了病就按病去治。所用的药及药方都是经验良方。”〔18〕傅斯年在文后的“附答”中倒是从西学与经验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反击理由:

凡是经验,一个人的不尽可靠的,要靠有资格的众人;一生是有限的,要靠累世遗留下来。不幸我们的国医动辄曰秘方,此言若是谎话,更不必论;如假定他真有一个不示人的方剂,则试问方既秘矣,如何可以众人之经验断定其良否。……中国文化中有一件最不幸的事实,医学也不是例外者,即是中国文化中若干事缺少继续性。以学问论,人存学举,人亡学息,古往今来,每有绝学之叹,不像欧洲,能以学院教会、或学会之建制继续推衍的。以方技论,更不必说,百科杂样,每经乱事而失传。〔19〕

傅斯年所说的这个方面诚然是中医的一大弊端,即祖传秘方或传男不传女的方式限制了其存续和厚生利用。在傅看来,这个姓刘的学者所举的例子根本不足为训,因为中医误死人的事例更多,从统计学的意义上他“科学”地认为西医优越于中医的效果。

科学主义思想方式在傅的思想世界和行为世界里是根深蒂固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都变形成科学拜物教式的唯科学主义了。傅斯年研究专家焦润明指出:“他在当时理解的科学知识检讨了中国传统的学术,评价中国传统学术缺少怀疑精神和批判创新传统,不分学科而分宗派,缺乏个性以及与时代共进的同步意识,缺少科学精神,等等。因此,他主张将西方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引入中国学术界,建立以人的创造性为本的学科体系,进行分科的精确性研究。”〔20〕因此,在这场中西医的争论中,傅斯年是如此坚定地固守科学第一位的原则,从各个层面耐心细致地与中医的拥护者们辩论,力图让在他看来处于蒙昧中的国人体察到“科学真理的光泽”和中医玄学的“虚妄与可笑”,当然,这在他的心目中决不仅仅是一场中医西医之间的技术(工具理性)上的角逐,更多地象征了中西文化或者可以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较量。作为一个进化论者和科学主义者,傅的学识、信仰与气质决定了他在反抗中医拒绝调和中西医的时候是不会有任何迟疑的。

   编辑: hunan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