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研究 > 正文 |
|
古代廉政楹联与现代官员脸面
2006年11月27日 13:20光明网投票数:
顶一下
相关Tag | [清朝] |
古代官吏多为文人雅士,用当今的话讲,是那种有文化、明事理、善诗词,学历大都在本科以上的人士。估计那时候还没有我们今天官场时兴的就职演说、大会演讲、廉政报告这一套,所以当时的达官贤人就只好借诗做词来表达个人思想了。据说,祠堂、厅堂是古代社会最神圣庄严的地方,把表达个人志向的词句公布于这里的门柱 上,就很有些告知先辈、昭示后人,让社会监督的意味了,因此在这些地方我们常能读到一些比较严肃的文字。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时人们对清官的敬仰、对腐败的痛恨及朝庭官人对个人自律的文字在这种地方也时有出现,而且不仅有,“革命性”与我们今天相比并不逊色,因为他们不只是口号响亮,甚至还有“天诛地灭”、“儿孙报应”这种很不吉利、颇带自我惩罚性的字眼。不信看下面的文字:
宋代包拯为官清廉,惩贪罚奸,世所称颂。后人为纪念他而建立了许多包公祠,并撰联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
“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一颗赤心悬日月,两张铁面斥奸邪。”
“铁面扬威到处佞谄匿迹,金鞭耀武随时良善扬眉。”
这些联句,从不同侧面讴歌了包拯铁面无私、惩恶扬善的的清官风范。
明代弘治年间,官场行贿求官之风盛行,百姓怨声载道,对其深恶痛绝。吏部尚书王恕为告诫内外官吏,并警示自己,曾在官署大门挂联一副:
“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
户部右侍郎张津任南安知府时,也曾为所属浙江海宁县谯楼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
上联提倡对民实行惠政,下联诫勉属官务守清廉。
明代山西汾阳知县汤信,信廉严谨,剔弊除奸,爱民如子,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爱戴。他在大堂内自题一联:
“作汾阳一行吏,春温秋肃;受暮夜半文钱,地灭天诛。”
这种语言在今天看来,就是向民众以打赌的方式表态了。
清代在桂林做官的赵慎珍,在升迁时为正己身,亲自手书警联自诫:
“为正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为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道出了为官者克己奉公、勤政为民的高风亮节。
作者:
晨曦
编辑:
hu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