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与共和国最后的骑兵部队
2007年07月18日 08:29新疆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军事]

晚上值班喂马也不轻松,前半夜还好些,轮到下半夜人太困乏,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在草窝里睡过去,睡过去就有军马可能卧下来,次日天明及至发现,这匹马轻则结肠,重则死亡,那么值班战士就轻而易举地背上一个处分。

这并非耸人听闻。要知道,一匹马从入伍到退役,是建有和战士一样的档案的。那时候全国性的穷日子穷着过,一个战士每天的伙食费标准是0.65元,实际开支中要求每天节余0.05元,就是说一日三餐包括节日加餐,实际每人每天开支只能控制在0.5—0.6元之间,而每匹军马一天的生活费是1.75元,吃多少草、多少料、多少盐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因此骑兵部队就有“两套班子”,即营里有一名专管军马生活的副营长、参谋和助理员,还有一个军马卫生所;连里有军马生活管理员(称马干上士)和钉掌工、军马卫生员,这些机构设置与战士的后勤生活机构正好是两套班子,而且军马的“班子”更牛气。

因为一旦行军,军马就成了我们的“无言战友”,所以我们对军马的“多吃多占”毫无怨言,只有精心伺候它们了。

拍摄电影的经历

1974年,邓小平重返中央军委,部队生活又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真是没想到啊,几部涉及重大军事题材和军旅生活的影片开拍,八一电影制片厂派出摄制组进驻我们连,由我们承担协拍骑兵在战场上发起冲锋的光荣使命。

于是我们有了拍摄电影的特殊经历。

我们带着几卡车服装、道具,骑着自己心爱的军马,浩浩荡荡来到博格达山脉的哈熊沟。我们按照平时的训练序列,以野战方式搭锅造饭、乘马骑射训练。

那时不像现在排戏,只顾吸引眼球,而是一切都要服从实战实况要求牞最后才在摄制人员的指导下,演练了几个应景动作。摄制组要从我们中间抽调一部分人化装成敌军,可我们谁也不愿当敌人,最后只好由指导员点名,才确定了穿敌军衣服的人选。

我们换上战争年代敌我双方的服装,准备好烟火等一应道具,等导演一声令下,我们就在连长的带领下,从山头高举着战刀冲锋而下;一时间炮声四起、浓烟滚滚、杀声震天,仿佛真的置身在激烈交锋的战场上……

一连十几天,我们按照摄制组的要求,反复着那几个反攻、冲锋场面与动作,终于完成了协拍任务。遗憾的是在以后多年里,不论眼睛睁多大,我们从来没在电影里看到过自己的影子。

倒是装成敌人的战友中,有人在一部影片中偶而露过面——那是在我军的追击下,敌人从马上掉下来,被我骑兵战士挥起战刀砍杀时惊恐不堪的镜头。

虽是“昙花一现”,可还是被这难得的镜头乐得屁颠颠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