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邓小平谈建设三峡大坝:不上它 政治问题会更大


来源:党史博览

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指出:“三峡工程有政治问题,不上三峡工程政治问题会更大,只要技术和经济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就应该上。”

船到西陵峡三斗坪坝址,邓小平要求航行减速,目的是要仔细看看这个拟议中的三峡大坝的坝址——中堡岛。

邓小平站在船舷旁,一边听魏廷铮的介绍,一边拿着望远镜认真观察这被人介绍过多次的神奇小岛。

12日下午3时,船到达正紧张施工的葛洲坝,邓小平精神抖擞地走出船舱。

“邓小平,邓副主席来了!”在码头等候多时的葛洲坝工程局和宜昌地、市党政军负责人非常热情地迎上前去问候。邓小平向大家亲切招手致意。

7月的宜昌,晴空万里,骄阳似火。邓小平不顾炎热和旅途劳累,在陈丕显、廉荣禄的陪同下走进葛洲坝工程电动模型室。

廉荣禄向邓小平汇报了工程进度和枢纽布置情况。邓小平久久地凝视着工程电动模型,全神贯注地听讲解员介绍。他时而点头,时而微笑,并和有关方面人士合影留念。

接着,邓小平兴致勃勃地视察了正在紧张施工的葛洲坝一期工程的2号船闸、二江电站厂房安装现场、三江防淤堤。在2号船闸下游闸首,当廉荣禄汇报大江截流后对船闸的要求时,邓小平问道:“是今年年底截流吧?”

“这是我们的心愿!”廉荣禄说。邓小平笑着说:“好啊!”

看完船闸,邓小平说:“这船闸好大啊!1920年我在法国时,人家就修了船闸,那时巴黎地下铁路也修了。”

他转而对魏廷铮说:“1920年,我出川去法国留学,船行到中途坏了,只好改变行程,起早走陆路出川,交通真是艰难啊!”

在二江电厂,邓小平问:“发这么多电,要多少煤?”

“折合700万吨标准煤。”魏廷铮答。

邓小平来到大江截流基地。伴着阵阵机器的轰鸣声,只见30多吨的大型载重汽车来回穿梭作业,将满车石块从南津关等地运来。

大江截流非同凡响,必须提前做好充分准备。15吨至25吨重的金字塔似的混凝土四面体,整齐地排在大江两岸,形成两个方阵,待命动用。这些庞然大物就是截流的“重型武器”。

邓小平望着那堆积如山的石块和波浪翻滚的长江,问廉荣禄:“截流用什么方法?”

廉荣禄答:“从两岸同时向江中抛投石块、石渣填筑料,最后关键时刻动用这些‘重型武器’——截流四面体。”

“这么个大江,要把它截住可不容易呀!”邓小平关切地说道。

廉荣禄说:“我们全局上下,万众一心,精心准备,精心组织,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邓小平满意地点了点头。

1981年1月4日,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成功,历时36小时23分,比设计速度快了8倍多。同年7月10日,葛洲坝二江电厂发电机组安装就绪,投入发电。葛洲坝人没有辜负邓小平的厚望。

邓小平关注着葛洲坝工程建设,同时也关注着宜昌的建设和发展。结束对葛洲坝的视察后,他乘面包车绕宜昌市区一圈,浏览了宜昌的市容市貌和城市建设。

在武汉,邓小平发表了结论性意见:“轻易否定搞三峡工程不好!”他还说:“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在视察完葛洲坝工程后,邓小平又乘船来到江陵市。他对荆江两岸1500万人口、2300万亩良田处于荆江洪水的严重威胁之下十分关注,明确指出:“洪水淹到哪里,哪个地方就要倒霉,人民就要遭殃,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除这种威胁。”他对三峡水库调节长江洪水的功效、对两岸分洪区的安全措施十分关心,多次对随行的有关负责人说:“长江两岸的防洪问题要十分重视,一点也不能马虎。”

待到天色暗下来时,邓小平又登上“东方红”32号轮,继续顺江东下,向另一座“火炉”武汉驶去。

武汉是邓小平这次三峡行的最后一站。刚住进东湖宾馆百花村,邓小平就迫不及待地把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的胡耀邦以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从北京召集到那里,专门研究三峡工程问题。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