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邓小平谈建设三峡大坝:不上它 政治问题会更大


来源:党史博览

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指出:“三峡工程有政治问题,不上三峡工程政治问题会更大,只要技术和经济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就应该上。”

核心提示: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指出:“三峡工程有政治问题,不上三峡工程政治问题会更大,只要技术和经济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就应该上。”邓小平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说:如果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将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这样政治问题就更大了。

邓小平 资料图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04年第1期,作者:李兵,原题:邓小平长江三峡行

在葛洲坝工程局和宜昌市大事记里,都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1980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由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四川省省长鲁大东、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主任魏廷铮和中共宜昌地委书记马杰、葛洲坝工程局局长廉荣禄等陪同,视察长江三峡。邓小平这次实地考察三峡,在三峡工程建设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邓小平站在甲板上,望着滔滔江水陷入沉思:“究竟要不要修三峡水利工程?”

1980年7月11日早晨,邓小平乘专列从成都抵达赤日炎炎的“火炉”重庆。晚9时,他乘“东方红”32号轮船由重庆朝天门码头出发,顺江而下。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雄奇壮丽、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今日,长江三峡已是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并且位列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两岸悬崖绝壁,风光奇绝。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800米左右,江面最狭处只有100米左右。

路上,陪同人员时而指点两岸的崇山峻岭、名胜古迹和城邑村落,时而讲解一个个暗礁险滩的成因与沧桑。邓小平边听边看边想,而萦绕在他心际的最大一桩事情,则是是否修建关系到中华民族子孙后代幸福的三峡工程问题。

7月12日上午,邓小平站在甲板上,望着滔滔的江水陷入沉思:“要不要修建三峡水利工程?”这是一个争议了很长时间的问题。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或是赞成或是反对的意见。

作为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人物的邓小平,自然最关心这个问题。尽管他在北京已三番五次地听到过各方面专家和有关负责人的论证和意见,但他认为三峡工程事关重大,作出决策要慎之又慎,要对11亿中国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因此,这位注重调查研究和坚持实事求是的76岁的老人,执意要实地看看三峡,进行一番深入的考察。

这之前,在邓小平的倡议和指引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热潮在全国蓬勃展开,兴建三峡工程问题也提上了日程,争论开始一步步升温。

船上,邓小平关切地问陪同考察的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主任、老水利专家魏廷铮:“有人说三峡水库修建以后,通过水库下来的水变冷了,长江下游连水稻和棉花也不长了,鱼也没有了,究竟有没有这回事?”

“长江通过水库下泄的水量年平均为4510亿立方米,而三峡水库的库容只有年过水量的8%,江水会不断进行交换,水温变化不大,不影响农业和渔业。”魏廷铮回答。

魏廷铮还以丹江口水为例,详细加以说明:汉江、丹江坝址年水量约380亿立方米,因水库库容占年水量的近1/2,故水库蓄水后水体交换时间较长。即使如此,水库下泄的水温同建库前相比变化也不大。据实测统计,夏季平均水温降低约2℃,冬季水温升高约2℃。这样小的水温变化,没影响到汉江中下游地区水稻、棉花的生长。至于渔业,大坝将汉江隔开后,鱼类天然繁殖场在水库上下都有,不影响天然繁殖,只是天然饵料——浮游生物略有变化,下游繁殖期略有推迟,但影响并不大。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