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毛泽东为何要吴晗把朱元璋“写好点”吴是怎样写的


来源:人民网

毛泽东认为: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是该肯定的,应该写得好点,不要写得那么坏(指朱的晚年)。

在这段时间里,吴晗一面紧张工作,一面思考。从“赞叹彭和尚”的功成身退,到进政府为人民服务,这中间有了很大的转变。所以,吴晗并未立即开始动手修改《朱元璋传》,而是“蹉跎”了5年。到了1954年4月,吴晗才下定决心,挤出时间,按当时的思路和对毛泽东指示的领会,开始重写《朱元璋传》。

这是第三次修改这部书了。因工作繁忙,吴晗断断续续用了一年的时间,将书稿修改完成。可是,面对时代的进步,吴晗反倒没有信心起来。所以,这次修改稿并没有正式出版,而是油印了100多本,分送给各方面专家及朋友,以听取意见,当初提出意见的毛泽东当然在其中。

当时反馈回来的意见,多和时代潮流相关。很多学者指出这个本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分析得还不够。对此书分量最重的意见,自然来自毛泽东。毛泽东认为: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是该肯定的,应该写得好点,不要写得那么坏(指朱的晚年)。

这,也许是吴晗始料未及的。

吴晗当初写这部书,除经济原因外,政治上就是为了“影射蒋介石”,借古讽今,指桑骂槐。既然如此,对朱元璋的描写,怎么会好得起来?何况朱元璋后来诛杀大臣,祸害百姓,用锦衣卫等特务手段制造社会恐怖,大兴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的情况,正史、野史均有充分记载,这也是吴晗当初选他出来作为反面人物,以讽时世的基点。可眼下,毛泽东提出这样的意见、建议,几乎有着使《朱元璋传》基点动摇、伤筋动骨的味道。

以阶级关系、阶级矛盾的眼光分析不够,再加上毛泽东的被吴晗概括为“对朱元璋这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也不够全面”的意见,使吴晗十分为难。以他当时的观念,以他所受到的严格的历史学研究方面的训练,一下子要将这些意见建议消化、吃透,并立即改正过来,显然有太大的困难。

此书对史料的运用大约已经很充分了,现在主要是思想、角度,就是如何来看待和运用这些史料的问题,这的确使吴晗更难措手。因此,等到下决心修改《朱元璋传》时,已是再度“蹉跎”了9年之后的1964年。

1964年2月,生病休假中的吴晗,开始了对该书的第四次改写。因为时间充裕一些,每天都可以动笔,经过两个多月,《朱元璋传》终于定下稿来。

在定稿的“自序”中,吴晗还谈到了重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想通过对这个具体人物的叙述,了解这个人物所处的时代;通过对这个具体人物的总结,提供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尺度……”

那么,这个定本,与先前的本子相较,有哪些明显地修改呢?在《由僧钵到皇权》这个小册子里,吴晗对朱元璋一手制造的胡惟庸、蓝玉等冤案,做了详细地揭露;记录了他以此诛杀臣属就达5万人之众,以致“杀得全国寒心,出现了人人战战兢兢”的局面。此次改定本中,虽然仍存留下被杀的重要大臣名单,及其他被滥杀的大致人数(10多万人),但却对朱元璋的这一行为做了一番“矛盾分析”:“贵族地主对人民的非法剥削,对皇朝赋役的隐蔽侵占;淮西集团对非淮人的排挤、打击;军事贵族可能发生叛变的威胁;相权和君权的矛盾,这些内部矛盾的因素随着国家机器的加强而日益发展,冲突日益严重,最后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还说:“他用流血手段进行了长期的内部清洗工作,贯彻了‘以猛治国’的方针,巩固了朱家皇朝的统治。”尽管如此,读《朱元璋传》,内中展示的随意诛杀官员乃至百姓的作为,仍让人触目惊心。在这一点上,吴晗仍坚守了一个历史学家的史德。

对于毛泽东要把朱元璋“写得好点”的建议,吴晗虽然做了小幅的调整,仍很难得出朱元璋是个好皇帝的结论。只是在结尾的总体评价中,吴晗才运用当时人们熟悉的两分法,宏观上将朱元璋做了一番肯定:“和历史上所有的封建帝王比较,朱元璋是一个卓越的人物。他的功绩在于统一全国,结束了元末20年战乱的局面,使人民能够过和平安定的生活;在于能够接受历史教训,对农民做了一些让步,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推广棉花和桑枣果木的种植,在北方地多人少地区,允许农民尽力开垦,即为己业,大大地增加了自耕农的数量;在于解放奴隶,改变了元朝贵族官僚大量拥有奴隶的落后局面,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在于严惩贪官污吏,改变了元朝后期的恶劣政治风气……这些措施都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的,有利于社会的前进的,是为明朝前期的繁荣安定局面打了基础的,是应该肯定的。”

最后,他对朱元璋下了这样的定论:“如上所说,朱元璋有许多功绩,也有许多缺点,就他的功绩和缺点比较起来看,还是功大于过的。他是对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前进起了推动作用的,是应该肯定的历史人物。在历代封建帝王中,他是一个比较突出、卓越的人物。”

1965年2月,这本吴晗费了很大心血修改成的《朱元璋传》,终于再次由三联书店印出,可时间距前次出版已过了10多个年头。对于素称快手的吴晗来说,个中意味大约也颇难一一道明。

该书出版后,由于文笔生动简练,史料扎实,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当然,吴晗首先会给毛泽东送上。虽然与毛泽东最初提意见、建议相隔很久,但毕竟尽最大可能按照他的思路做了调整,所以,毛泽东也表示了赞许。可以说,在中国史学专著里,受到毛泽东如此直接和深入影响的,《朱元璋传》大约是首选之作。

当然,这部书仍然是吴晗的著述。作为一个受过严谨训练的明史专家,他还是对毛泽东的建议做了长时间的思考,而并不贸然落笔。这从毛泽东提意见后,此书久久不能修订出来的过程可以看出。虽然有毛泽东对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应该肯定和写得好点的意见,可吴晗仍将朱元璋暴虐的一面写得相当充分。对他大量杀人,大兴文字狱,运用特务手段威慑人民的行为,仍一一运用史料,予以展示。这也保持了作为历史学家的自主认知和判断。这也许是《朱元璋传》在数十年之后,仍然能作为史学专著立住脚跟、经受住历史检验的重要原因。(《党史纵览》)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