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出品

南海无战事!仲裁后中国与东盟具体合作已展开

2016-08-17 17:41 凤凰资讯 边驿卒

16日,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13次高官会与会代表在会场合影留念

虽然从舆论场淡出一段时间,但南海问题的解决进程却在稳步推进。

8月15日和16日,在远离南海的凉爽北方城市——内蒙古满洲里,中国和东盟的外交官员得以“冷静”讨论南海议题。

这是中国东盟举行的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第13次高官会和第18次联合工作组会。会议成果表明,南海域内国家有能力也有智慧解决好争议问题。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表示,本次会议成果丰硕。一方面,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指导方针”“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两份成果文件,将于9月发表。

另一方面,各方就下一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达成广泛共识,包括在不受干扰情况下,加快准则磋商频率,争取明年年中完成准则的框架草案。

这些复杂的术语都是什么意思?成果文件又都有什么样的意义?

高官热线和《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管控危机的良方

高官热线可以直接从字面上理解,这意味着双方同意今后在遇到海上紧急事态时,可通过热线进行沟通和降温。

在2014年,中国和东盟国家就设立“海上联合搜救热线平台”、中国—东盟国家外交部之间的“应对海上紧急事态高官热线”达成共识,到今天这些早期收获终于落地。

《海上意外相遇规则》是一套管控危机的制度。来源于冷战时代,目的是针对公海上航行的海军舰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拟定规范,避免局部事件导致全面大战。

经历过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以及2009年美国海军无暇号事件后,中美意识到了进行危机管控的重要性,也积累了相关经验。

2014年4月,中国在青岛举办第十四届西太平洋海军论坛年会时,推动通过了《海上意外相遇规则》21国多边协定。

此外,中美两国又于2014年8月签署内容更为详尽的双边《海空相遇行为准则》。正是在这一谈判前后,中美海军分别在亚丁湾与南海进行了基于这一准则的通信验证。这成为之后双方进行有效沟通的保证。

“沃斯堡”号后方船只为054A型护卫舰“盐城”号

2015年5月11日,美国濒海战斗舰“沃斯堡”号在驶近南沙南威岛时,中国“盐城”号(舷号546)尾随在数海里外紧密监控,这则新闻被媒体报道得形势紧张,但后来“沃斯堡”号舰长在受访时回答,当时他们的舰船行动、施放无人机与直升机起降,均按照中美海军《海上意外相遇规则》进行通报。

如果说之前就规则执行仍有不足的话,那么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后,危机管控料将更加专业。

南海行为准则是什么?为何中国东盟的具体合作能够展开?

回到昨天那次会议的名字,“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13次高官会和第18次联合工作组会”,那么之前说的南海行为准则和《宣言》是什么关系,南海纠纷的解决到了什么程度?

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高官会和联合工作组会一览表,数据截至2014年。(图片来自周士新论文《关于“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前景的分析 》)

2002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第一份有关南海问题的政治文件——《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宣言》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在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并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径,包括开展海洋环保、搜寻与求助、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

此后一直到2009年初,南海地区相对稳定。但2009年菲律宾试图将黄岩岛和部分南沙岛礁纳入其领土管辖范围,加上美国开始以“亚太再平衡”之名介入南海,《宣言》的落实变得困难。

“南海行为准则”则从1992年达成《东盟南海宣言》时就被提上议程,现在则被视为对《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推进和落实。相比于《宣言》被寄望于拥有更强的约束力。

但各方间的实质性分歧,尤其是主权争议让这一目标依旧遥远。

有些国家强调“准则”的无限期性,寻求“全面持久地解决南海领土与管辖权争端”,等于仅认可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但否决了“主权在我”和“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变相将部分东盟国家非法占领中国的南沙岛礁固定化,甚至可能合法化。

还有些国家主观地将之视作是争端解决机制,这与“准则”作为“冲突管控机制”的初衷也相差甚远。

但事情还是要一点一点推进。比如上文提到的联合工作组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并提出措施,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各项规定转化为具体的合作行动,以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

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前司长张九桓曾表示:“要制定‘准则’,首先是要把《宣言》落实好。只有先把《宣言》落实好,再去制定‘准则’,那样才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否则,‘准则’就成了一纸空文。” 

各方就“准则”进行磋商,必须以良好的互信为基础。所以中国一直认为,只有在条件成熟、考虑周全的情况下,才能制定这样的“准则”,并不赞同某些国家急躁地盲目制定时间表的要求。

中国也在积极寻求南海问题的解决之道。2014年,中国和东盟就处理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达成一致,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谈判寻求和平解决,而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则由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

“双轨思路”是南海问题处理方法的一大进步。

王毅今年4月还曾表示,遵循“双轨思路”,直接当事方可通过友好协商,找到彼此接受的解决争议办法,在此之前还可探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有效管控分歧。中国和东盟则可通过合作全面有效落实《宣言》,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进程,并进一步探讨包括中国在内的南海各沿岸国开展合作的新途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骆永昆这样谈到昨天的成果:两份成果文件预示着所谓南海仲裁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具体合作已经展开。

经历过仲裁的波折之后,“双轨思路”似乎正在发挥效用。

(来源:环球时报、中国新闻周刊、凤凰周刊、BBC)

责编:侯逸超 PN056

聚焦热点

进入栏目首页

凤凰网官方微信号

想看新闻热点、
独家分析?扫这里

推荐阅读

  • 大鱼漫画
  • 在人间
  • 暖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