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三代“坦克之父”离世 曾开创全新坦克学派


来源:中国青年报

祝榆生与第三代坦克合影(资料图片)。在傅宝玉看来,祝榆生之所以能成为三代坦克总设计师,首先在于他那“常人难以同时具备的特殊经历”。”  从此,这句评价广为流传,祝榆生用成绩证明了三代坦克火力系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祝榆生与第三代坦克合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供图)

隆冬的午后,几位研制第三代主战坦克的老兵工再次聚到京郊槐树岭的一座大院里。他们曾无数次出入这座僻静的大院,这一次,他们是为追思“老伙计”、我国三代坦克即99式主战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而来。

2014年10月23日,这位被称为“三代坦克之父”的老人平静离世,享年96岁。

31年前,祝榆生把这些老兵工召集到一起,启动三代坦克研制项目。此后20载,他们协同100余家兵工单位自主研制出99式主战坦克,外媒评价其“作战能力可以与当前世界上风头最盛的主战坦克媲美”。

66岁离休后出任总设计师

今年76岁的傅宝玉是原三代坦克副总师、总师办主任,当年他的办公室就在祝榆生的隔壁。

1984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了研制三代坦克的任务,“明确要求设计定型时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和国外装备的新型坦克相抗衡”,傅宝玉回忆说。

当时,美国的M1、德国的豹II、苏联的T-80等第三代主战坦克均已装备部队,而我国的第二代坦克还没有设计定型。

“整整领先我们两代!”傅宝玉晃着两个手指头,提高嗓门说,“这样的情况下,谁有能力来担任总设计师?”

这也是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邹家华考虑的难题。在几位候选人中,他看中了刚从兵器部离休的66岁的祝榆生。

在傅宝玉看来,祝榆生之所以能成为三代坦克总设计师,首先在于他那“常人难以同时具备的特殊经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岁的银行职员祝榆生辞去工作,考入黄埔军校。眼见国民党消极抗日,还没等军装发下来,他就在地下党的帮助下辗转来到延安。

此后,祝榆生先后担任过参谋、作训部长,从1938年~1949年共参加战斗、战役30多次。“祝总师搞了20多项作战器材和武器的改革,右臂就是在一次迫击炮试验中被炸断的,那年他才30岁。”

“有实战经验,懂战术,这对搞兵器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傅宝玉顿了顿,又补充说:“但这一条一般人做不到。”

新中国成立后,祝榆生曾在多所军事院校任职,其中包括著名的哈军工。他口袋里装了一张课程表,学员上什么课一清二楚。带着这张课程表,已是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副主任的祝榆生把炮兵系的课程系统学了一遍。傅宝玉说,祝总师用这种方式“把在部队中的感性知识升华成了理性知识”。

另一个关键节点是1975年。祝榆生从南京调任兵器科学研究所。在这家陆军武器系统科研单位,他接触到了发动机和坦克装甲辆等,“把知识面从最熟悉的炮弹火工扩展到整个兵器系统”。

在这里,祝榆生还参与了压制、防空、反坦克兵器等大型号武器的研制。傅宝玉认为,“这为他负责三代坦克研制奠定了基础”。

这也是邹家华选择祝榆生的原因。1984年,邹家华三顾茅庐,66岁的祝榆生离休后挑起了三代坦克总设计师的重任。

我国坦克行业有了自己的学派

祝榆生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组建三代坦克研制团队,其中一个细节让总参兵种部装甲兵局原总工程师姚神保念念不忘。

1984年的一次弹道炮试验中,祝榆生操着四川话问他:“老姚,兵器行业你熟,我要选副总设计师,能不能给我推荐几位?”

姚神保愣了一下,说出了3个名字:王哲荣、傅宝玉、杜惠昌。

两个月后开会再次碰到,祝榆生对他说:“老姚,你提的这3个人真不错,我决定让他们当副总设计师!”

这个举动打破了姚神保心中原有的一个印象:“总设计师单位和军方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经常围绕着兵器指标‘吵架’。军方希望指标高一点,总设计师单位怕定高了完不成。但这个总师不一样,连副总师人选都征求我的意见,我心里的隔阂一下子没了。”

[责任编辑:薛满意]

标签:祝榆生 坦克装甲车辆 世界明星队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