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俄媒:中国核武处在美军打击下 靠地下掩体核报复


来源:环球网

【环球军事报道】据俄罗斯军事观察网12月30日报道 目前,中国正在积极完善战略核力量。中国现在使用的上世纪60-70年代生产的核导系统,由于战备水平、生存能力和防护性能较低,暂时没有能力保证实施报复性反击或足够强烈的还击。中国陆海空基战略核力量同时实施核导打击,需要较长时间的前期准备。

据俄罗斯军事观察网12月30日报道目前,中国正在积极完善战略核力量。中国政治领导人认为,此举应当能在将来制止美国使用武力解决对华争端的企图。然而,中国改善和增加战略核力量数量指标的努力,在很多方面受到核弹头生产所必需的核材料数量不足的制约。因此中国正式启动400吨核燃料元素技术改造项目,希望能把铀产能增加一倍。

有一种方法能够大致估算中国核弹头的数量。根据各种渠道的消息,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企业总共生产了不超过40-45吨的高浓缩铀和8-10吨武器级钚。也就是说,中国理论上能够制造的核弹头数量不超过1800-2000枚。虽然科技在进步,但是现代化核弹头的储存期仍然有限。美国和俄罗斯的这个指标能够达到20-25年,而中国暂时达不到这个参数。因此,从现有情报来看,作为最有可能的数据,中国部署在运载工具上的战略核弹头数量不超过250-300枚,战术核弹头总数不超过400-500枚。这种潜力与美俄战略核力量相比,似乎有点寒酸,但它足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核反击中对敌人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失,足以使用战术核武器对任何大国展开大规模的战争。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二炮部队有相当数量的“东风-21”机动式中程弹道导弹,超过100枚。这些武器系统非常适合与美国对抗,同时也能覆盖俄罗斯大部分领土。

但是中国现在使用的上世纪60-70年代生产的核导系统,由于战备水平、生存能力和防护性能较低,暂时没有能力保证实施报复性反击或足够强烈的还击。

在战略力量现代化建设方面,中国正在从老旧的液体燃料导弹向固体燃料导弹过渡。新型导弹系统的机动性更强,因而不太容易遭受敌方攻击。但是新型机动式导弹系统的生产进程非常缓慢。中国弹道导弹的薄弱环节仍旧是技术可靠性系数不高,部分降低了中国在此领域的成就。

所有迹象表明,中国机动式战略导弹系统比俄罗斯类似武器更加脆弱。相比之下,中国机动式导弹发射装置尺寸较大,越野性能较差,发射前准备时间更长。而且和俄罗斯不同,中国中部地区没有能在白天让导弹系统躲藏的大片森林地区。在维护方面,中国武器也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和大量辅助设备。这些都使中国机动式导弹系统的快速移动变得较为困难,因而更加容易被太空侦察设备发现。

与此同时,中国还在继续花费巨额资金和大量资源,不仅直接制造和完善新型弹道导弹,而且进一步发展新型核弹头。如果说在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少数洲际弹道导弹的圆概率偏差(命中精度)能达到大约3千米的水平,配备百万吨级单发热核弹头,成为典型的“城市杀手”,那么现在中国现代化洲际弹道导弹已经能够携带多枚30万吨级以下的分导式核弹头,圆概率偏差仅为数百米。

应当指出的是,由于美国在中亚地区驻有军队,中国部分核武库处在美国战术航空兵活动区内,因此中国相当部分的战略核力量经常躲在山区岩石遮盖的地下深层掩体之内。这种配置保证它们平时不易被卫星侦察设备发现,战时确保在较大程度上不会遭到突然袭击。现在中国已经建成漫长的地下隧道和大型设施。一旦中国遭受核打击,人民解放军机动式导弹系统预计将在地下隧道内等待打击波次过后,抓住时机,在两周之内离开掩体,对敌方实施长时间的打击,确保核报复对敌造成不可避免的致命后果。

中国陆海空基战略核力量同时实施核导打击,需要较长时间的前期准备。这种不对应性正是中国对核武器使用规则的观点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根据正式公布的军事学说,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是近年来,中国军事领导人已经允许探讨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在一些极端条件下,比如解放军边境战役受挫,主力战斗群面临被彻底击溃的威胁,遭遇失去对战争结果具有战略意义的最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经济区所在的大部分领土的危险,以及战略核力量被常规杀伤兵器消灭的现实威胁。鉴于解放军强大的实力和众多的人数,发生最后一种情况的概率极小。

在保持现有发展速度的情况下,随着科技和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长,中国能够保证在未来几十年内使解放军战略核力量有能力实施报复性核导反击和迎击。总之,中国军事机器距离新的质量水平已经近在咫尺。

[责任编辑:詹嘉宝]

标签:中国弹道导弹 中国二炮 圆概率偏差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