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国首次派安全部队维和 扎营后被村长质问动机


来源:环球网

受联合国邀请,中国去年12月前后陆续派出一支395人的维和队伍,驻扎在马里联马团东部战区——加奥维和任务区。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10个月时间里,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队员中共有11人妻子分娩,37人遇亲属离世。

中国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官兵进行训练(资料图)

谈起首次派出安全部队的使命,张革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需要保持中立立场,面临的敌人更加危险和莫测。除了民间反政府武装,还有多股恐怖势力,很会打游击战。而我们的目的不是消灭敌人,是控制敌人。打与不打要把握好度,要把武力使用降到最低。”据了解,维和任务要求仅在自卫时方可使用武力,而有的时候区分向他们靠近的是难民还是携带人体炸弹的恐怖分子是个巨大的挑战。

警卫分队二排副排长刘肖明介绍,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全副武装,每人每天装备120发子弹、急救包,确保3秒内能封锁大门,10秒内能到达指定场所。上厕所时这些装备都不能离身。

在马里维和期间,中国警卫分队先后完成保卫战区司令部、为荷军提供全域防卫和697次机动巡逻、警戒护送等安全防卫任务,有效应对了大规模暴力游行、自杀性汽车炸弹、火箭弹袭击、武装交火波及、为难民提供庇护救援等60余起敏感突发事件。联马团司令卡祖拉将军称中国警卫分队是“联马团的王牌”。其防御设施和应急处置措施手段被东部战区树为“战区楷模”,要求全战区47个国家维和军人学习借鉴。

在沙漠腹地执行建设任务的荷兰工兵,频遭恐怖袭击威胁。艰险危难之时,他们首先想到了中国警卫分队,请求为其提供安全防卫。荷兰建设任务区东邻加奥机场,三面环灌木丛,火箭弹爆炸声常常在周围响起。警卫分队抽调特战、排爆等专业40人组成精干多能的独立模块,采取“远方预警、狙击布控、空地一体、机动支援”等战法,在酷暑环境下连续执行任务8个月,经受31次火箭弹袭击、遏制多次近达300米的可疑武装攻击。

“首次派安全部队国外维和”“首次承担对外防卫任务”“我国单兵装备100%自主研发,包括高科技防弹衣、新型头盔、高精度狙击步枪、自动步枪,以及单兵微光夜视仪”等亮点,都显示出中国此次维和任务的重大意义。“拥有你们是我们的骄傲。你们纪律严明、堪当重任,你们的部队将是精英中的精英。”这是联马团司令卡祖拉少将对中国警卫分队的称赞。

多数官兵回国后查出肾结石

但对于中国开始参与安全防卫任务的转变,外界有个别不同的声音。有的认为中国派出安全部队主要是为了保护中国在海外的资源,有的则担心这样的转变会进一步激化“中国威胁论”。对此,军事评论员宋忠平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无偿派遣这样多的部队来维和,本身就是在缓解联合国经费紧张的压力,对于联合国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有些国家自己不愿意掏钱,不派军队,对于中国的一举一动总是说三道四,只能给人感觉他们是别有用心。”

纽约大学国际合作中心维和问题专家理查德·高万认为,中国没必要在意这些观点。高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维和问题上,中国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但也一直很谨慎。当联合国在一些‘是非之地’面临更多威胁时,中国派出安全部队,这表明,联合国急需这样的帮助。”他认为,在马里,和中国并肩执行维和任务的有荷兰及北欧国家的军人,这样的合作也给中国提供了同欧洲国家军事交流的有利平台。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在10个月时间里,中国首批赴马里维和队员中共有11人妻子分娩,37人遇亲属离世。由于水质硬,大部分官兵回国后,体检结果显示有肾结石,有的多达十几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整个中国驻马里维和部队里的12名女性都来自医疗分队,其中女医生5名,女护士7名。中国70人的医疗分队同时担负加奥和基达尔两个大区共4700多名维和官兵的医疗保障任务。来自沈阳军区中心医院211医院皮肤科的主治医师赵凤莲回忆起初到马里的危险时说:“感觉爆炸声离我们很近,我们12名女同事头戴钢盔,蹲在帐篷里,极度恐惧。那一刻,真的觉得自己可能回不来了。”外科护士许颖只有22岁,有时看到各种伤情、死人,闻到各种味道,即使饿了一天,也吃不下一口饭。许颖回忆起一次值夜班的经历,医疗分队一晚上及时救治了两拨、共12名因路边炸弹袭击受伤的外军维和官兵。

中国工兵也是马里人眼中的“和平使者”。他们清理可能有未引爆装置的加奥海关大楼废墟;在被反政府武装视为攻击目标的地方建设加奥机场航站楼;长途跋涉22个小时深入被反政府武装实际控制的梅纳卡,为尼日尔维和部队构筑防御设施;抢修加奥电厂,将原本破败不堪的足球场修葺一新,重修在突降暴雨中坍塌的排水桥;帮助当地商户恢复电力。很快,“有困难找中国工兵”在马里维和官兵和当地民众之间传开来。

[责任编辑:吴雨洪]

标签:1986年 战斗射击 武力使用

人参与 评论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