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马光远:改变中国银行业基因的民营银行


来源:南方都市报

在最近一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等十大举措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痼疾不到一天,中国银监会向外界披露:银监会近日已

在最近一次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等十大举措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痼疾不到一天,中国银监会向外界披露:银监会近日已正式批准三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这三家民营银行分别是:由腾讯、百业源、立业为主发起人,在广东省深圳市设立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由正泰、华峰为主发起人,在浙江省温州市设立的温州民商银行,以及由华北、麦购为主发起人,在天津市设立的天津金城银行。

这意味着,在历经18年之后,由纯民间资本作为发起人成立银行机构正式破冰。尽管只有少之又少的3家,笔者仍将之视为打破中国银行业垄断、推动中国银行业真正走向市场化的里程碑之举。众所周知,自1996年第一家由民营资本作为主发起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中国民生银行成立之后,尽管中国的国有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甚至农商行都经历了股份制改革,引进了民间资本,但无论是国有四大行引进战略投资者,还是城商行等的股改,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情况下,民间资本作为主发起人的资格被莫名其妙地剥夺,在近18年的时间里,民生银行成为唯一的既具象征意义又颇具讽刺意义的民营银行孤独地存在着。可以说,过去的10年,是中国民间资本在银行领域“失去的十年”,形形色色的政策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管制和防范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即使在村镇银行这些国有资本其实并不愿意染指的鸡肋领域,现有的制度依然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这事实上意味着,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的制度之门实质上已经关闭。

在这种极其封闭的垄断体制下,尽管中国的银行业自2005年股改以来,从破产的边缘迅速成长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机构。近几年,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几乎占了全球银行业利润的四分之一。《财富》发布的2014年全球500强中,中国工商银行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而在中国企业500强中,进入500强的银行创造的利润超过了500强企业的一半。即便如此,中国的实体经济、中国的中小企业乃至中国的金融安全并未因此而受益,银行业依靠“价格垄断”和“准入垄断”这两大利器所获得的暴利事实上成了中国实体经济的巨大负担,大量的中小企业仍然很难从主流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融资难、融资贵的痼疾难以解决,在主流金融体系中无法满足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只能铤而走险,借助民间借贷和高利贷。垄断的国有银行体系既无法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更无法保证中国金融系统安全,反而成了中国金融最大的体制风险。因为金融抑制和垄断,导致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之间成了两张皮:一方面是实体经济在发展中需要承受极高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却人为提高银行业的准入门槛,导致金融的短缺。

就中国企业的融资成本而言,几乎可以说是全球最高的。2013年,中国的银联体的贷款利率是6.15%,美国是2.25%,德国是3.5%,日本只有1%,而中国企业平均的融资成本保守估计在10%以上,但实体经济净资产收益率不过5%-8%,实体经济沦为银行的打工仔。

在金融垄断的情况下,最扭曲的一幕出现了:一方面,中国的M 2高达120万亿,就总量而言,中国是全球流动性最充裕的国家,但另一方面,大量的中小微企业不仅难以获得融资,即使获得融资,资金的价格又是全球最高的,根子仍然在于垄断,而垄断造成了金融供应的短缺。中国的金融短缺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数量少。以中美两国金融的数据为例,目前,中国的GDP是美国的50%,而看看银行的数字,在美国,以银行命名的机构有8500多家,而我国称之为银行的机构,把村镇银行加上也不过1000多家,美国是我们的8倍多;二是人均占有的金融资产少。在1990年,美国人均占有的金融资产是中国的100多倍,今天仍然高达30多倍,根子仍然在于人为设置的高门槛。

就此而言,冲破行政准入门槛,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批准成立民营银行,从任何一个层面解读,意义都不可谓不大。按照银监会的说法,已经批准成立的这三家民营银行,在发展战略与市场定位方面各有特色,目标是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和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如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将办成以重点服务个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为特色的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定位于主要为温州区域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区居民、县域三农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天津金城银行将重点发展天津地区的对公业务。银监会的负责人尚福林还表示,下一步,银监会将指导三家试点银行筹建工作小组做好各项筹建工作,及时总结试点经验,适时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调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积极性。这意味着,以此为契机,未来将有更多的纯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的银行机构,为中国企业输血,弥补中国金融供给的短缺。

当然,民营银行的破冰有很多的缺陷,比如,第一批试点只有5家银行,比如,光大银行在中西部没有获得一个宝贵的试点指标,再比如,相关机构在设立民营银行方面观念上仍然心存很多顾虑。尽管如此,立足于利益博弈复杂的当下,理解、接受并且积极再往前推进一步远胜于发牢骚。相信通过各界的努力,民营银行的设立将成难以阻挡之势,在改变中国银行业基因的同时,彻底改变中国金融抑制和金融短缺的现状,使金融真正成为中国实体经济的铺路石而不是绊脚石。

[责任编辑:戴韶芬]

标签:银行 中国

凤凰评论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