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台报看台湾经济转型:应善用小确幸创造大经济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10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10日社论表示,台湾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就是中小企业。当个小小企业的老板,努力往前冲,就是小确幸的企业家精神。年轻人充满“小确幸”思维,不少长者担心胸无大志,个人“小确幸”将成为岛内“大不幸”,长者的忧心其实是过虑了。整体而言,台湾人的素质优于新兴经济体,年轻人小确幸背后存在的正面能量,其实是台湾经济转型的契机。

中新网7月10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10日社论表示,台湾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就是中小企业。当个小小企业的老板,努力往前冲,就是小确幸的企业家精神。年轻人充满“小确幸”思维,不少长者担心胸无大志,个人“小确幸”将成为岛内“大不幸”,长者的忧心其实是过虑了。整体而言,台湾人的素质优于新兴经济体,年轻人小确幸背后存在的正面能量,其实是台湾经济转型的契机。

台湾经济以加工外销为主体,创造了40年的繁荣。但自从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崛起,岛内制造成本相对偏高,加上民众对生活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许多传统制造业必须淘汰,却因为企业研发及发展品牌能力不足,转型困难,造成台湾竞争力衰退,经济成长迟滞。不过,台湾经济不会就此沉沦,整体而言,台湾人的素质优于新兴经济体,年轻人小确幸背后存在的正面能量,其实是台湾经济转型的契机。

年轻人追求“小确幸”并非始于今日。台湾在二次大战中,曾受到严重的破坏。战后民生凋敝、百业待举,发展迄今,大家不要忽略了“小确幸”曾经扮演的重要角色。

其后,台湾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就是中小企业。当个小小企业的老板,努力往前冲,就是小确幸的企业家精神。当时中小企业老板边做边学,从纺纱织布的成衣业、雨伞、行李箱、脚踏车、耶诞灯的轻工业,逐步如爬楼梯的提升技术水准,到进入计算机零组件及今日的资通讯各项尖端产业。台湾的多项产品都曾抢下世界单项的国际第一,造就各项大王头衔。小确幸的动力确实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政府先于1945-1958年提出“第一次进口替代”政策,以消费性产品如纺织品、轻工业产品为主要替代目标,奠定1960年代的出口扩张基础;1969-1980年间推动“第二次进口替代”政策,明定以生产原料和机器设备为主要替代目标,发展石化、机械、造船和钢铁业为主要产业。因此奠下今日塑料化工、精密机械、游艇及各项钢材的国际生产地位。1980年代之后,台湾能够执世界资通讯产业牛耳,与岛内随后的产业政策、自由化、民营化的政策也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可见,小确幸其实是一种的正面能量,今日面对经济转型压力,“政府”同样可以结合中小企业动力与弹性的优势来发达经济。有两个具体的建议:

第一,“政府”应鼓励年轻人创业,尤其以独资、合伙的个人工作室或是小公司,进行高科技网络与创意结合的新兴事业。例如行动装置 APP 的各项应用,物联网物物相系的各项连结,这些并不需要大企业来做,可以让年轻人小确幸的动力来表现。政府应创造有利的电子商务环境,尽快通过俗称第三方支付专法的“电子支付机构管理条例”,开放包括准许线下交易(即实体交易)的支付服务(O2O)及无实质交易的汇款,以因应科技及电子商务的日新月异发展需求。

其次,台湾中小企业很多面临红海困局,以压低成本、抢占市占率、大量倾销等传统商业手法竞争。“政府”可以提供讯息、机会协助厂商寻找其他厂商尚未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开创尚未形成之利基市场、创造独一无二价值的蓝海策略。

小确幸的眼界不足,有赖产业政策来帮忙指引及突破。“政府”应进行信息搜集,请各式专家进行判读,提供更完整的讯息给青年创业家,政府也可以帮忙青年创业家参展及举办会展拉近买卖家,创造规模经济。“政府”服务可以提升中小企业的小确幸眼光与机会。

唯有年轻人充满朝气与活力,岛内社会才有更好的前途。我们也希望台湾的年轻人不要只是拥有小确幸,而是有大雄心,大雄心创造永续繁荣的经济社会。“政府”更要扮演正确的角色,汇集众人的小确幸成就台湾的大经济。

[责任编辑:刘嵩]

标签:台湾 经济发展 台湾人

凤凰评论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