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专家:德国被迫投入一战 错失和平崛起战略机遇期


来源:观察者网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自沉于英国帕斯卡尔湾的德国“兴登堡”号战列巡洋舰  德国建设公海舰队并没有遇到巨大的财政压力。

至于战争威胁,德国虽不能高枕无忧,但绝对是忧虑最少的。德国为欧洲最强大陆军的拥有者,任何挑战德国陆军的行动都需要极大的勇气。与此同时,德国在原本孱弱的海军领域也已经大有起色,由于威廉二世及提尔比茨的努力,德国海军在一战前已经建成了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舰队,并且正以有序的严谨计划,进一步扩充这支强大的海军。

在后世的许多历史著作中,经常将德国发展海军舰队描绘成威廉二世盲目的攀比心理作祟或是德国空耗国力、挑战英国海权的荒谬之举。这种说法忽视了德国这一时期早已对海外殖民地和市场形成的巨大依赖,也没有意识到发展海军对德国经济特别是工业的巨大拉动作用,更是对英国大陆平衡政策的选择性无视。在德国已经成为欧陆头号强国的时候,任何海权上的退让都不足以让英国放弃遏制德国的战略选择。从这一点看,德国在国力接近甚至超出英国之时大力兴建公海舰队,更像是为了提高英国战争成本,维护英德和平的防火墙。

德国建设公海舰队并没有遇到巨大的财政压力。德国海军的经费不仅远低于英国,还低于美国和沙俄。一战前,德国的政府赤字只占GDP的不到2%。相比之下,英国以接近德国的GDP和高于德国的负债,常年维持两倍于德国的海军开支,同时还保持一支规模不亚于德军的陆军以应对布尔战争、守卫全球殖民地,财政压力可想而知。1912年后,随着德国第三次修正《1900年德国海军法》,继续扩大舰队规模,英国被迫将建军目标从两倍于德军调整为比德军多60%,同时将地中海的制海权让给法国,以维持本土舰队对德国的优势。1913年,时任海军大臣、主张积极与德国进行军备竞赛的丘吉尔甚至向德国提出停造军舰一年,其理由当然不是为了世界和平那么天真。

英国的造舰能力此时已经接近极限。德国的造舰规模则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按照公海舰队缔造者提尔比茨的设想,到1920年,德国将拥有超过60艘主力舰的庞大海军,这一规模也许仍然比不上英国海军。但已经足以遏制英国对德国的战争冲动,甚至可以在大西洋上建立对英国海军的局部优势。如果考虑到舰艇换代和英德的经济发展,1920年以后的两国海军竞赛的天平将更加倾向于德国。

战争来临前各国的盘算

德国的战略机遇期,不仅体现在其本国的飞速发展上,也取决于一战爆发前各国对德国的态度。一战的爆发并不是这些大国的本意,各国对待可能的欧洲大战,其诉求和态度也各不相同。

英国作为欧洲最强者和欧洲大陆的平衡者,长期以来对挑战英国霸权的国家都持坚决的抑制态度。德国被英国抑制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这与德国是否决意挑战英国海权并无太大关系。因为国力下降的缘故,英国不惜与长期的对手法国、俄国结盟,试图尽力削弱德国。不过面对德国陆军,英国并没有全面介入陆战的打算,而是计划在派遣一支小规模远征军(10个师)之后主要依靠法俄军队。英国唯一介意的是比利时,它享受的“永久中立”被认为不可打破,这也被认为是英国参战的真正底线。

法国在普法战争战败后,遭受了经济和军事双重打击,即使随后的恢复也没无法挽回其欧洲大陆第一强国的地位。阿尔萨斯和洛林被占领导致法国对德国的深仇大恨,俾斯麦时期的德国对法国不断示好也无法改变这一切。一旦法德爆发战争,法军的战略目标毫无疑问就是阿尔萨斯与洛林。不过因为自忖无力强攻两地,法国更倾向于防御德军从这一方向发起的进攻,至于收复失地则需要从长计议。

俄国是协约国中最虚弱、却也是最大胆的国家。经历了俾斯麦主导的柏林会议及此后的一系列挫折后,沙皇和政府官员们得出了疯狂的结论:只有让每一场战争都变成全面大战,才能符合俄罗斯的利益。因为只有全面的战争才能把盟友们拉下水来并肩作战,从而弥补俄罗斯国力和军力的不足。在1905年日俄战争失败和1905年革命后,俄国对世界大战的需求更为迫切,沙皇比任何欧洲的统治者都更需要一场战争转移国民的注意力,也比任何君主更加渴望一场胜利来巩固自己摇摇欲坠的皇位。

奥匈帝国作为德国的盟友,缺乏进行一场现代战争的能力,因此寻求德国的支援成为其最为重要的战争策略。这一时期的奥匈帝国经济不尽如人意,多民族的复杂国情让其不得不时刻提防自身的解体。为了守住自己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范围,面对比自身强大的俄国的进逼,三国同盟是它最后的依靠。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败比其他几个大国都要迅速,早在19世纪就已沦为其他大国欺凌掠夺的对象。但因为控制黑海和近东的战略地位实在太重要,各国都不甘他国独占,才使该国残喘至20世纪。由于缺乏基本的近代特征,奥斯曼帝国从军队组建到武器装备都高度仰赖外国。选边站队成了这个国家最难的抉择,无论选择任意一边,反方面的力量都会给予土耳其施加巨大的压力。土耳其在图谋自保的过程中,除非不得已,不轻易介入全面战争。

整个欧洲只有俄国渴望战争,德国的理性选择依然是和平崛起。在法国几乎不会主动进攻,俄德缺乏直接矛盾,英德陆上战争可能性又不大的情况下,只要保证盟友奥匈帝国和俄国的矛盾不会激化为全面战争,德国周边就几乎不会有大规模战争。同时,借助英国因布尔战争恶化的财政情况,德国适时展开了同英国的海军竞赛。随着德国海军的发展,英国将不得不逐渐让渡出欧洲第一强国的地位,并承认拥有强大舰队的德国海权。英国唯一的优势就是数量显著占优的存量海军。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德国海军的进步将不断消解英国昔日存量的优势。这时候,德国崛起拥有资金、技术和原料的优势,需要的只是时间这一项。

[责任编辑:詹嘉宝]

标签:战列巡洋舰 战略机遇期 德国陆军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