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想利用“十一”假期做促销。2008年9月13日,她去商场学习,“看似低级的活,对我来说也是那么难,我连洗衣机的功能型号都记不住了,大脑完全迟钝,连最起码的与人打交道都不会了。”
“上了十几年的学,一个大学生,最终却什么也干不了。”这像一个巨大的打击,刘伟写道:“早知这样,我宁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女孩,过一个平平淡淡的日子也就知足了。”
终于,刘伟觉得自己的大脑“好像完全失控了似的,每天过着一种不情愿的生活,想好好学习,却一看到课本就头疼,想着挣钱之类的,而且压力特别大,挣钱吧,走出校园来到社会,感觉自己像个傻子似的,什么都不会,在学校里学的东西百无一用,想找份正当的工作都是那么难……大脑几乎要崩溃了”。
2008年9月30日,或许是刘伟的异常和抑郁,班长又给她上了一堂心理课。这似乎在黑暗里给她划了一根小小的火柴,她似乎也在反思了:“整天担心找不到工作,这样有什么用,大一时就担心(‘大一那一年永远不会忘记,那是人生中最艰难最痛苦的时段,什么念头都动过,生不如死。’),如今到了大三还在忧愁,大学三年就在这种抑郁中度过,值吗?”
她甚至开始鼓励自己:“再这样下去,最终摧毁的是自己。工作难找,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更完美,自然就好找了……赶紧振作起来吧!不要再折磨自己了。前方一定是光明的,有希望的!”
尽管如此,一个月后,刘伟再次掉进了无助和痛苦之中,她上课听不进去,神情恍惚,“每天压抑着自己,想要出去疯,出去喊,可是不知道该向哪”。“以至于想离开这个世界,因为她不再让我眷恋,可是惟有父母让我放心不下。我不能对不起他们,自己再痛苦也要撑着,虽然很累,很累。”
“为什么教育让人变得不像人?”
到2008年5月8日,刘伟在日记里第一次提到了死亡:“多天来一直郁郁寡欢,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本来年少的我却突然如到暮年,甚至想到了死亡,多少次想着细节,却始终过不来,真的绝望了。”
这时候,刘伟开始质疑教育,她这样写道:“教育的本质是使得人变得更聪明,更会做人做事,而我却因为教育变得麻木,因为教育变得消极不堪,甚至有了思想包袱,认为教育是一种负担,一种压力,始终不能彻底地放松,快乐地生活!”
2008年5月25日,刘伟在日记里发出了这样的叹息:“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更能快乐地生活,而如今却使人变得不像人(进退两难,生不如死),学习,学习,连生活都没有学会的人,又何谈学习文化知识,本末倒置,物极必反,这样的学习完全是个失败,失败啊!”
她不明白的是,看到家里的亲人们,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他们依然快乐地生活,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把儿女打扮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愉快地享受着生活。她羡慕着这些没有太多精神生活的人,“或许只是看到儿女的每一点成长,丈夫的每刻关爱,就是最大的快乐!而我们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又能怎样?整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根本就不会生活,也不懂得生活。”
2008年9月2日,刘伟开始为上学感到后悔:“爱面子、虚荣还可以摧毁一个人,而我就是这样一个失败的人,直到今天才发现原来自己的选择是多么的错误,明知道家里贫穷得叮当响,只要不欠债就OK了,自己不说打工挣钱,却偏偏选择上学,就为了自己将来能生活得好点,为了让别人高看咱,家里负债累累依然坚持上学,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为了我们,父母省吃俭用,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刘伟把上大学形容为“精神上的折磨”、“贪图虚荣”。因为“每年花着高额的学费,不但没有学到知识,反而变得郁郁寡欢,整个人神情恍惚,遭受着精神上的折磨,一边花着钱,一边受着苦,这是干什么呢?毁了自己也负了父母。”
“难道我的一生注定是悲惨的,失败的,毫无意义的,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刘伟写道:“我什么都没有了, 一个人感觉到一无所有的时候,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感觉和生我养我的父母都无话可说了,不能给他们带来快乐,不能给他们什么,我这个女儿有什么用!”
“想着辍学,可又一想,如果辍学,背后又要面临多大的谴责,亲人、邻里会怎样看待,堂堂一个大学毕业生连个工作都找不到,面子又往哪里放。”
巨大的压力,让刘伟甚至想“找个缝钻进去不出来了,总想一直睡着不要醒来,因为醒来就要面临现实……我该怎么办?自己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将来谁来主宰?”
“大学原来是个小社会。”2008年10月18日,刘伟写道:“总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明明不想那样做,却又在强迫自己去做。”
一直写到“为什么这么难……”,大约是圆珠笔没油了,她尽力划了几下,纸上的痕迹不是很清楚了。这是最后的日记。
“只是一个空壳”
临近毕业了,计算机系毕业班男生宿舍非常脏乱,门口是一堆垃圾,大家聚在一块打牌,赌点小钱。
多么无聊啊,为了解闷,刘伟的思想飞到故乡,那里已经像往日一样,有母亲温暖的茶,父亲骑着邻居的摩托车在车站等她……尽管眼前的生活已经是萎靡、灰色和无益的,但似乎那里灯芯也已经燃尽,那里也有人在叫喊:“你拿什么回报你的父母?”
2009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春节后“开锣”
记者昨天从省人才市场了解到,经省政府批准,全省规模最大的一次毕业生就业活动“2009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将于2009年2月6日、7日举办,预计将有10万名求职者参会。
据了解,2009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河北省2009年第一场毕业生招聘活动,也是一年里单位最多、求职者最多的一次活动。活动共设展位1500个,预计发布职位3万个左右。
据省人才市场有关人员介绍,2009年河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需就业大学生突破40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大幅下降,钢铁、外贸、金融、房地产等行业需求下降幅度达到30%至50%,而且这一局面正在向其他行业蔓延,受影响专业越来越多,以往就业比较好的机械、化工等专业也开始遇冷。(记者李云萍)
2009年1月2日,这条在河北省的报纸、网站和电视上广泛刊发的新闻,并没有给刘伟增加一丝一毫的信心,元旦回家的时候,母亲看到她总垂着头,不说话。
或许就是在这次谈话之后,她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她脸色苍白,形容憔悴,体重只有88斤,爸爸说,你现在怎么这么瘦,在学校多吃点好的,别太省。
穿着爸爸花380元新买的黄色棉袄,像要过年似的,她忧郁地瞧着妈妈,又微微笑着,说着话,时时刻刻现出一种神情,仿佛她要告诉她的妈妈——只她一个人——什么特别的、要紧的事情似的。
可是当妈妈真的问她:“妮,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给我说?”
“没有。”
“你有啥伤心事?”
“我挺好的。”
也许,已经无从说起了。
课本,“无心观看”,考试,“早已麻木不堪”,“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对什么都漠不关心,仿佛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什么金钱、名利、地位,全都是空……只是一个空壳。”
作为刘伟,是“没有用的人”, 一家人中,只有她一个人躺着或是坐在书桌旁,别人都是从早到晚操劳不止。
临近春节放寒假,她回到了县城的车站,或许是想回家,回到村子里去。
两块钱,可以坐出租车绕整个威县兜一圈,正在拆除的老房子是“高尚生活的标杆”建筑工地。大街上最多的是手机店和小吃店。书摊上,12.8元一斤书,《成功学》、《怎样成为一个经理》、《麻衣看相》……都是很热闹的书。
编辑:
李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