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说法
和谁签约就去找谁
日前,记者拨打了宝洁公司的总机电话。接线人员了解到记者的采访意图后表示,该公司实行的是实名制转接,只有说出需要联系的工作人员姓名,才能为记者进行转接。
随后,记者又从宝洁公司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了一个负责新闻媒体接待的座机电话,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李红介绍,员工们曾经与宝洁公司交涉过,但得到的回复是:他们不是宝洁的员工,和谁签的约就去找谁。
各方支招
律师:申请仲裁地可双向选择
多年来办理过大量劳动仲裁案件的北京市易凯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峰分析表示,目前很多企业选择使用派遣公司员工,主要是为了规避“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规。
林峰认为,如果员工同意了用人单位的改签,在经济补偿金和今后的工龄计算方面都会受到损失。
针对员工对异地劳动仲裁存在的顾虑,林峰介绍,无论是劳动仲裁还是提起劳动争议方面的诉讼,劳动者都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和劳动合同履行地间进行“双向选择”。
也就是说,这些员工可以在北京的工作地所在城区申请劳动仲裁。
保留证据拿到待岗工资再起诉
林峰还表示,员工们和宝洁公司之间虽然没有劳动合同关系,但宝洁公司作为用工单位,如果遇到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将该公司一并仲裁或起诉。
林峰提醒员工们,无论是仲裁或起诉,劳动合同、社保材料、宝洁公司提出员工和其他单位改签合同的要求、待岗要求和进行的语言威胁等,都可以作为有利证据。
林峰同时建议,员工们最好在已经发放了第一次待岗工资后,再进行仲裁或起诉。
仲裁委:仲裁前先明确劳动和劳务关系
昨日下午,北京市劳动仲裁委员会专门负责受理案件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这些员工负责双向选择仲裁地的条件,是可以直接在北京申请劳动仲裁的,找相应区县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均可以受理。
但前提是,员工和公司双方必须有劳动关系,而不是劳务关系,否则在广东和北京都无法受理劳动仲裁申请。
据介绍,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当事人之间存在着隶属关系。而在劳务关系中,不存在一方当事人是另一方当事人的职工这种隶属关系。如某一居民使用一名按小时计酬的家政服务员,家政服务员不可能是该户居民家的职工,与该居民也不可能存在劳动关系。
专家解读
劳动法专家马国华介绍,劳务派遣方式起源于日本、美国。其特点是劳务派遣企业“招人不用人”,用工单位“不招人用人”。
马国华表示,目前在我国的电信、银行等行业及不少外企和民企中,存在大量劳务派遣性质的员工。但由于规范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定很少,逐步显现出同工不同酬、克扣工资、劳动关系不稳定等问题。
马国华介绍,为保证被派遣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权益,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应签订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本版撰文/记者付中李奎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汪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