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苏联专家参加中国某高校的教学活动
中国为专家举行送别宴会,发给勋章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在履行其对华派遣专家的承诺中,其实存在着“打折扣”的现象。
1960年11月26日,中国驻苏联使馆商务处给外贸部的信函中提到:根据1960年及以前已签合同,苏方应派未派的项内外专家共约233名;中方过去已提出聘请,但未签订合同的项内外专家共约366名;工业各组主管的122项科技合作项目按计划应派未派的专家共约177名。
即便中苏合作以不太愉快的结局收场,但中方依然表现了大度和谢意。标明“特急”、“绝密”的《中国国务院关于送别返国苏联专家应当注意事项的通知》(1960年8月1日)指示道:在苏联专家返国之前,专家所在单位的领导同志应当抓紧时间尽可能采取适当的灵活方式,携带夫人孩子到自己所熟悉的专家的住所进行访问,并与他们共同观剧、郊游,摄影留念;遇苏联专家涉及到政治问题时,不要涉及两国的争论,对专家挑起争论应当回避;对返国的专家,无论其聘期是否届满,一律发给中苏友谊勋章;为专家举办的送别宴会必须由主要负责同志出面主持等等。
赫鲁晓夫的“突然袭击”事出有因
1956年苏共“二十大”时,赫鲁晓夫作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引起全世界反苏反共浪潮,接着又爆发了苏联与波兰的纠纷和匈牙利事件。中国共产党虽然在内部批评了苏共的错误,但是在各种公开场合还是竭力维护苏联共产党的威信,支持赫鲁晓夫。
比如,解密的一份中央指示驻外使馆的档案中就表示,不要主动对外方谈论对苏共“二十大”的看法,如果外方坚持要问,应“支吾过去”。
赫鲁晓夫对中方处理与苏方意见不一的做法曾以“英明”来评价。1957年11月27日,他破例主动参加国防部长彭德怀率领的访苏军事代表团举行的辞行宴会,并在谈及苏中对斯大林评论问题上称,“当他们(中共)不了解我们这些做法时,表示沉默,不去声张;同时进行研究,采取忍耐和等待的态度,不给敌人以任何空隙和可乘之机”。
赫鲁晓夫当时还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苏中是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敌人会首先对我们进行诬蔑宣传,企图在苏中两国之间制造分歧,挑拨离间,使它们分离,这就说明我们两国两党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但是,赫鲁晓夫经过1958年和1959年两次访华后,特别是被毛泽东严词拒绝与苏方建立联合舰队及在中国领土上建立长波电台后,他终于明白中共是不会没头脑地跟着苏联的指挥棒转的。
于是,1960年6月,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国际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前,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共代表团向各兄弟党代表团散发了苏共中央6月21日给中共中央的通知,指责中共是教条主义,拉开了围攻中国共产党的序幕。
这种“突然袭击”,令许多兄弟党代表方才明白,原来中苏的矛盾已经很深了。
外交档案解密时间表
●2004年1月开放首批外交档案
●2006年5月10日外交部解密1956-1960年档案
●今后外交部拟每两年开放一次解密档案,下次将解密1961年至1965年间的档案
精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