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摇篮里的新中国外交部:板门店成为“培训班”
2007年07月02日 09:51新闻午报投票数: 顶一下  【

1954年,外交部正式筹建外交学院

为应急需,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新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所设专修科8个班中专门设立外交班,培训外交干部。

当时中国人民大学所设8个本科系里面也有外交系。外交系是外交部委托人民大学培养外交干部的基地。到1955年夏秋外交学院正式成立前,该系为外交部培养了不少特命全权大使(自1952级起该系全部转入外交学院)。在这些人员中,除少部分青年学生,还有相当部分是1954年前后调入外交部的地方年轻干部。

1951年8月,周恩来提出外交部干部要“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这16字方针被数代中国外交官奉为“圭臬”。周恩来在1953年亲笔批改的《关于今后培养外交干部的几项建议初稿》中特别指出:“希望从全国各大学之政法、史地与外文各系每年毕业学生中能审选其中优秀的合乎条件的干部到外交部及外事处工作”,但“必须绝对可靠”。

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中国代表团去了180多人,正是在新中国参加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后,鉴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周恩来和有关方面认真讨论了如何更好地培养外交人才问题。1954年10月,外交部正式筹建外交学院。

1955年9月,在周恩来总理倡议下,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外交学院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基础上正式成立。建院50多年来,从这里先后走出了245位驻外大使(外交学院校友从1952级算起,截止到2006年10月1日)。其中有:前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现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戴秉国,还有前外交部副部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刘华秋等。

新中国成立前后,开始大规模选拔、培养外交人员最初还是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北京外国语学校。230多位驻外大使出自“北外”。截至到2007年4月20日胡锦涛主席任命前外交部司长高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5任驻挪威王国特命全权大使的58年间,中国有924位高级外交官出任各建交国家特命全权大使。与上述外交学院毕业的240余位驻外大使相加,就占到了迄今为止新中国诞生58年来所有驻外特命全权大使的50%以上。

1954年9月1日,经高教部报政务院批准,北京外国语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

板门店:共和国外交官的“培训班”

如果说北平军调部是新中国诞生前夜年轻外交官的一次“热身”,那么,风雪弥漫、硝烟未退的板门店等地就是“襁褓”之中的新中国外交部培训见习的最佳基地,“教官”便是“山姆大叔”。美国人在鸭绿江畔玩火,当他们打不赢的时候,一大批英气逼人的中国军人,刚刚跨入外交部的年轻官员,匆匆走出“北外”校园的风华正茂的学生,纷纷跨过鸭绿江……

据统计,外交部成立时,干部总共只有248人,科以上干部47人,一般干部201人。但是参加朝鲜停战谈判工作的外交部官员,从“北外”抽调入朝的青年学生,以及后来进入外交界的各级干部,竟有70余人。主要有:李克农、乔冠华、边章五、丁国钰、柴成文、黄华、毕季龙、凌青、浦寿昌、冀朝铸、过家鼎、符浩、韩念龙、周南、温业湛、柯柏年等。

<< 前一页12345678后一页 >>
   编辑: 胡楠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