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塔利班的战友
苏军撤出不久,阿富汗历经三任短命的政府。在1992~1993年期间的拉巴尼政府中,卡尔扎伊和阿卜杜拉两人成为同事:前者于1992年担任过拉巴尼政府的外交部副部长,成为伯帕扎伊部落在政府中的唯一代表;后者则作为马苏德的代表,在外交部与前者共事,并短暂地担任过副外长。
然而,好景不长。不到五年的和平生活被内战打断。而两个人的命运也曾短暂地分道扬镳,分属内战中的敌对阵营。1994年,阿卜杜拉追随马苏德退守北部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聚居区,从事反塔利班战争;而卡尔扎伊退出拉巴尼政府,加入了在其家乡坎大哈省兴起的塔利班运动。
在短暂的分叉后,两个人的命运又走到了一起,成为反塔利班的战友。1995年底,卡尔扎伊因不赞成塔利班极端政策退出塔利班。1997年,卡尔扎伊流亡至巴基斯坦奎达市,并以此为基地开展支持阿前国王查希尔、反对塔利班的政治活动。而阿卜杜拉在反塔利班“北方联盟”政权成立后担任该政权的外交部长。在上世纪90年代末“北方联盟”被塔利班政府军围攻、地盘逐渐缩小乃至难以为继的时候,是阿卜杜拉等人在国际上的大力呼吁与实际工作,给“北方联盟”带来了或公开或秘密的国际援助,支持了“北方联盟”熬过了数个冬天。
在这一过程中,两人都分别遭遇了亲人的离去,同时走上政坛的前台。1999年7月,卡尔扎伊的父亲在奎达被亲塔利班分子枪杀。卡尔扎伊继承父亲的职位,出任了人数达50万的伯帕扎伊部族首领。而马苏德在2001年“北方联盟”走向胜利前夜被两名化装成记者的塔利班分子刺杀身亡,阿卜杜拉从此走上前台,成为塔吉克族重要领导人。
2001年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卡尔扎伊担任临时政府、过渡政府和第一任政府总统。阿卜杜拉则在卡尔扎伊组织的政府中任外交部长,直到2006年被卡尔扎伊解职。
反政府武装的威胁
阿富汗人口不过2800万,却散居着大小部落几千个。数百年来,因为家族、宗教的世代恩怨,部落之间相互争斗不断。阿富汗战争后,虽然塔利班势力遭到削弱,但是以塔利班为首的反政府武装仍然时不时破坏阿国内安全形势。随着阿富汗连年战乱,还滋生出一大批独占山头、拥兵自重的地方军阀势力,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谓盘根错节。这种安全形势使得阿富汗政治家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自从投身阿富汗政坛后,卡尔扎伊在这个战乱的国度里没少遭受"黑枪"袭击。2002年9月的一天,当他在自己家乡坎大哈巡游时,一个阿富汗枪手向他的汽车开枪。今年9月16日,在他准备到阿富汗东南部的加兹尼省进行总统竞选活动时,武装分子又向他乘坐的直升机发射导弹。
而阿卜杜拉的工作危险度一点也不亚于卡尔扎伊。7月28日,几名枪手袭击了他竞选班子车队,一名司机在袭击中身亡。本月12日,5名阿卜杜拉的工作人员被绑架,所幸后被释放。
他们遇到的这些个人经历也凸显了阿富汗安全形势的复杂与棘手。无论谁担任下一任总统,面临的首要问题都是应对反政府武装的威胁。
此外,在历史上,塔吉克人在14世纪、20世纪20年代末两次统治过阿富汗,而且阿富汗的银行家和大商人大多来自这个民族,种种原因使得阿富汗两大民族——普什图族与塔吉克族矛盾重重。从这个意义上,无论未来的阿富汗总统是普什图人儿子的塔吉克人阿卜杜拉,还是自称塔吉克人朋友的普什图人卡尔扎伊,都将面临与竞选对手以及对手代表的民族实现和解的难题。
作者:
陈晓晨
编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