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卫生习惯不改,乙肝忧患难以根除 |
没有人知道中国为什么会有10%的人口是乙肝携带者,我们却知道中国乙肝病毒传播的“土壤”…
|
|
当我在城市里生活了多年之后,再回头看小时候在农村的生活经历,有些场景就有些令人作呕了:一个冬天也洗不了一两次澡,擦手的毛巾脏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放学之后手也不洗拿起馒头就啃,一到夏天厨房里苍蝇横飞。再想想,我父亲那支曾经扎进成百上千人的肉里而不曾消毒的的注射器同样是传播乙肝等传染病的凶器,真是不寒而栗。可是,这又是中国许多落后地区人们的真实生活图景,一些常见传染病多发,也就不值得稀奇了。
|
 |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相比之下,血液传播的危害范围更广,因为即便是现在,在一些贫困落后地区和特殊人群,共用注射器依然存在,这些地区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贫穷,享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匮乏且缺少预防传染病的常识。后来我问父亲,现在给病人注射是不是还用共用的注射器,父亲告诉我现在都是一次性的。父亲并不是不知道共用注射器可能导致乙肝等传染病传播,可是在打一次屁股针只收1.5元的时候,你还能要求什么?
|
|
我上高中的时候,邻村一名刚刚考上大学的孩子因为在学校里体检时候查出了乙肝(具体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还是乙肝患者,我不太清楚)被迫休学回家了,农家孩子考大学跳农门的短暂欢喜变成一家人的愁颜。那之后,我知道乙肝就是横亘在大学门前不可逾越的高墙。我父亲依然用那仅有的几支玻璃针管为全村人扎针治病,而在全国范围内,医疗行业一个针头多人使用的现象也很普遍。
|
|
后来,小编我在省城一家医院实习,曾经见过一名病情凶险的病人,生命岌岌可危,可是病人家属竟然不知道他曾经患有哪些疾病,只是一味催促医生抢救。后来,各项检查、化验结果出来了,病人患有肝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病人的同事看到化验单上乙肝“大三阳”的结果,很快就找借口走光了。或许,病人如果能重视自己每年单位的例行体检,或许肝病就不会恶化到危及生命;如果病人的同事清楚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就不会临了对患有乙肝的同事如此不近人情。
|
|
|
|
乙肝防治常识 |
|
 |
加强乙肝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对饮食行业、保育员等特殊行业人员的管理。开展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母婴阻断传播。严格供血者、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监测,严格医疗器械消毒,防止医源性传播…[详细]
|
唾液中HBV DNA水平并不低,荷兰科学家发现(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2004)从血清HBV DNA水平中位数和唾液HBV DNA水平中位数看,唾液HBV DNA水平只比血清HBV DNA水平差一个数量级,即血清HBV DNA水平中位数约为唾液HBV DNA水平中位数的10倍。
…
[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