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产崩盘时间表”:一个并不新鲜的话题 |
中国房地产会不会走日本的老路?这个问题一再被人们提起。
|
|
东京土地价格在1955-1987年保持年均增长16%的速度。土地的稀缺性,加上房产消费的盲目性,产生了土地神话。土地只会升值不会贬值的逻辑在日本人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到1990年,日本的房地产的总价值约为20万亿美元,大约是1955年的75倍,相当于当时全球股市总市值的2倍。从地价来看,1990年仅东京的地价总值就相当于当时整个美国地价总值。
|
 |
日本房地产崩盘之后,迅速迎来了“失去的十年”,经济受到严重打击,随后迎来“失落的二十年”,后遗症影响到现在。近日,一份“中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在网上疯传。该帖将中国2005年—2008年楼市走势与日本1985年—1991年的走势相比较,得出多个极为相似的时间节点,并预言2011年中国房地产也将像日本一样崩盘。这个话题并非第一次提及,中国会不会重蹈日本覆辙的争论一直伴随着中国房价飞涨的过程。
|
|
日本:1985年日元开始升值;1986年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1987年日本房价飙升3倍;1988年房价下降、地王拉升房价;1991年房价再次下降、楼市崩盘。
中国:2005年人民币开始升值,2006年同样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2007年房价飙升;2008年房价下降、地王频出……因此该帖预测2011年中国楼市也将像日本一样面临崩盘。
|
|
|
|
相关自由谈 |
|
 |
对于许多房地产商来说,现在最不缺的就是资金,不买地囤地干什么?依靠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又怎么舍得把地拿去建利润很低的保障性住房。即使建了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但是,经适房丑闻频发,普通人对保障性住房的期待应该有多大。老百姓的住房梦想越来越渺茫,似乎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商品房已经变为名副其实的“奢侈品”。住房,难道真成了天问?[详细]
|
国内央企频频拿地,地王新闻日新月异。终于连本是同根生的国企老总任志强都忍不住抱怨了。可是国企并非我国特色,世界各国都存在国有企业。为什么却不见他们有“地王”新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把视角放在了美国,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