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众来说,彭丽媛早已家喻户晓。作为知名歌唱家,在过去,公众关注焦点更多的是她的歌唱功力,也就是说,彭丽媛从来不是一位偶像派明星,而是实力派艺术家。而今天,彭丽媛的衣着打扮、举手投足被前所未有地热议着。这一切,与她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相关——作为中国国家主席的夫人,也就是国际社会通称的“第一夫人”。
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首访,彭丽媛随夫出访。“第一家庭”首度亮相引发全民关注。着装得体、高雅大气的彭丽媛更是掀起一股“丽媛风”。
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首访,彭丽媛随夫出访。“第一家庭”首度亮相引发全民关注。着装得体、高雅大气的彭丽媛更是掀起一股“丽媛风”。[详细]
“第一夫人”的作用远不止活跃冰冷政治那么简单,她们的荣光也不仅仅体现在时装、姿色以及能引领什么风尚,更重要的是朴实、浪漫的让国民欣赏的家庭生活,是对女性的尊重,是能提升一国之“软实力”,为国家关系发展锦上添花,为弱势边缘群体“查漏补缺”。实际上,“第一夫人做什么事情,她就在起什么作用。”[详细]
面对全球公民社会,传统职业外交的局限性就突显出来。职业外交是国家间的职业外交官从事的外交活动,这些职业外交官的长处,是与他国职业外交官打交道。而且国际社会还有职业外交官行为准则。其短处是,不善于与他国公民社会打交道。公共外交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以行为主体的多元性、目标受众的细分性、手段和方法的柔软性,以及目标的层次性和长远性,成为全球公民社会兴起的重要外交形态。[详细]
外交的透明化、民主化无疑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这将是一个过程和进程,而比之更重要的其实是目的。一般认为,职业外交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外交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改善和塑造国家形象。职业外交与公共外交(含民间外交)共同构成国家的总体外交战略。[详细]
软实力,虽然在身段上它很软,但是它的底色是实力,没有实力就没有魅力。它产生的效果可能就比传统的官方外交更容易让人接受。
要改变人家的看法,就要站在他的角度而不是你自己的角度换位思考。肯定不能够以己度人,只能是说换作我是他我会怎么看,我能接受多少。我们有时候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就容易让别人不把我们当回事。有时候适当的放低身段能够提高形象。就跟当老师一样,每天非要在那摆出一个师道尊严的样子,并不能够有利于教学,放到国家的外交姿态也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以一种更亲近的方式,何乐而不为呢。[全文]
美国公共外交有几个厉害的地方:第一,善于制造概念。比方说软实力,巧实力等等,这就引领话语了;第二,善于网络科技。你可以看到各种的官方网站,你不喜欢微博,玩推特是吧,我也在推特有主页,就是善于利用各种平台;第三,善打感情牌。找一个华裔面孔,比方说关颖珊,到北京来转一圈,然后跟北京的孤儿在一起,你就会跟她有亲近感。像骆家辉,选他也是因为这方面的考虑,为什么不把他派到日本去?[全文]
从政府的层面来说,当好导演就可以了,因为他的工作属于总揽全局,可以给政策、给空间、给资源,具体的事务就不必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术业有专攻,拍片子你找最专业的人,找行业内最好的,这样有比较优势。有时候适当地放是为了更好的产出。政府适当的当总导演的角色,具体的工作交给专业团队来打理,以他本身的专业资源、专业水准,打造出来的东西,我想感觉会好很多。[全文]
中国社会走到了这样一个关口与契机,多种新元素汇聚产生了如此别致的舆论场,民间对“夫人外交”表现的强烈饥渴也源自时代发展需求的催生。也就是说,尽管这一届国家领导人的夫人是一位艺术家是历史的偶然,但世界希望看见中国作为“super star”(超级明星)出现在国际舞台,而中国社会期待中国形象走出去,与世界潮流融合,这一切,则是历史的必然。即便彭丽媛不是已经成名的“super star”,当她走到这一历史的节点,也极有可能需要深度开拓“夫人外交”舞台,如果她是学者、教师、工程师,也可能以各种方式适应时代的这一吁求,展示第一夫人在外交活动当中不可替代的角色和能量。[全文]
有人抱怨媒体过于关注夫人外交中的表面元素——如对衣着等时尚话题着墨过多,对彭丽媛热心慈善和公益事业展示得太吝啬,有人则抱怨知识分子赞美彭丽媛是失去了知识人的独立精神,这些都是当前及未来中国社会将要长期面对的舆论生态,背后都有共同的原因,即迎接这样一个“个性化”“人性化”外交时代,民间的舆论准备可能稍嫌不足。在纷繁的政治新闻中,路径依赖导致的偏狭难以避免,除了批判和建议,舆论可能需要慢慢学会如何在政治生活中表达赞赏和善意,当公众表达民意的方式能够像彭丽媛在舞台上那样挥洒自如,张弛有度时,可以说,我们的政治生活会比今天更加健康和有序。 [全文]
不过,当下中国社会对“夫人外交”这种稍嫌拘谨的热忱不应当被过分苛求,因为那背后承载的,是中国社会渴望融入世界核心价值,赢得国际尊重的强烈民意。在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之间,中国应当还有第三个选项,那便是以宪法爱国主义为制度基石,以人文精神为价值皈依的民族身份认同和家国情怀。健康的民族主义及其背后的民意诉求,不应当被嘲讽,它可能是未来中国社会良序转型的思想资源和重要精神力量。
“夫人外交”饥渴症正是这一精神力量的一次抒发,一个维度,一个起点。对于渴望融入世界的中国来说,展示中国软实力,仍然需要靠千千万万中国人合力塑造;而对于世界来说,看见彭丽媛的优雅,才仅仅是开端,国际社会也需要慢慢改变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学会了解日益多元、丰富的中国,帮助中国更加全方位地推进外交事务,实现中国内部良序转型和外部扩大政治影响力的双赢。 [全文]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