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强:中国人为什么不高兴?
2009年03月26日 09:33凤凰卫视 】 【打印已有评论0

邱震海:好,那我们就来梳理一下,我们换一个角度。切到上海,听听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信强先生的观点。

信先生您好。

信强(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邱先生您好。

邱震海:您怎么看刚才宋强先生的观点?就是从内政的愤懑到外交的郁闷,中国人不高兴了。那么现在中国在破的同时,要树立一个大目标,需要一个大的目标,需要出一个英雄集团,等等这些观点?

信强:这本书我是认真的读了一下,其中有些观点,应该说针砭时弊,提出的观点,相当的有力度,也是有一定深度的。

中国为什么不高兴?

《中国不高兴》有立论无支撑

信强:但是总体而言,我觉得这本书还是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我本人不敢苟同。

一是,有些观点,我觉得还是有点过于偏激了。另外一个,就是有一些,书中提出的观点,有立论,但是没有提出能够令人信服,符合逻辑的论据的支撑。还有一个感觉,也是一个总体的感觉,就是里面提出了一些观点,但是似是而非。有些东西乍听上去,觉得似乎有理。但是如果一深究的话,好像又感觉有一些不对头的地方。

邱震海:书上有一个小的观点,它说到中国年轻人,现在已经不高兴了。2008年整体的中国奥运,中国整体的,跟西方在奥运和西藏问题上,产生的风波是中国8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现在非常的不高兴。我相信您也是70后的,也可以说在年轻人的范围之内,你怎么看中国年轻人,跟西方一种整体的关系?一种整体的情绪?

中国为什么不高兴?

中国年轻人对西方具矛盾心态

信强:应该说现在其实很多中国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对西方抱持一种比较矛盾的心态。中国过去的一些年,取得重大的经济成就,同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又在进行剧烈的一个转型期。那么我们面临一个精神上,或者说价值观上的一种失范,或者甚至可以不客气的说,是一种混乱。

西方本身在政治、经济上的这种强势地位,导致它在文化和价值观上,有时也是一种,非常能够强势的,处于一种高端的位置。

中国为什么不高兴?

对西方:中国从仰视到平视

信强:那么我们过去,从民国开始,应该说对西方是一种仰视的态度。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试图平视。但是我们还是有一种受害者情结,或者说是一种自信,但同时又带有一种自卑的一定成分在里面。所以有时候容易对西方产生一种非常偏激,或者说不是很理性的,就体现在一种民族主义情绪。

中国为什么不高兴?

历史悲情:自信与自卑兼有

信强:包括现在2008年,我看到西方抵制圣火,这些行为,我也是非常愤怒。但是并不能以此彻底的否认西方,我觉得无法得出书中的一些观点。比如说,持剑经商也好,甚至要走向战争,或者强硬的外交政策。我觉得这应该说,是一种不是很理性的应对方法。

邱震海:好,非常感谢,我们再换一个角度,听听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员杜平先生的观点,您好,杜平。

杜平(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员):您好,震海。

邱震海:从新加坡的角度,您怎么看这本书,以及它的观点?

杜平:这本书,我本身没有看到。但是网上查了很多内容,基本上能够知道它大致的意思。刚才宋强先生今天也讲到了,书上一些主要的观点,我基本上清楚他想要讲什么。

中国为什么不高兴?

新书反映部分民众情绪

杜平:我觉得是这样,这本书整体的,它要表达的东西,基本上能够代表当下部分中国人,特别是一些普通的民众,或者部分青年的一些感想,它是有代表性的,不能说他们几个人,代表他们自己的观点。

但是我们要看到,就是说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在中外交往当中,他刚才也说到,对内也不高兴。其实尤其是在内部的建设当中,值得中国人高兴的事情,确实要比令人不高兴的事情,多的多。所以我觉得如果说,不应该只是把眼睛盯在令人不高兴的事情上面,而应该看到更多的,令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上面。

邱震海:好的,非常感谢。我们先稍微休息一下,我们刚才可以看到从作者之一宋强先生的表述,以及从信强到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员杜平先生的观点来看,其实大家对中间,还是有一些意见上的分歧,到底如何跨越这个表层,进入问题的深层?进入梳理。不要走开,广告之后,马上回来。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震海听风录   编辑: 贾思玉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