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忆海南
2010年01月05日 08:07东方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陈宁远

新年上班伊始,读到《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勾起了我很多回忆。但回忆很简单,就是把“下海”这个现在看来非常中性的词语,和当年海南建省之初,海口最宽阔的街道海府大道的车水马龙直到凌晨零点还塞车的壮观,联系在一起了。

“下海”一词曾经激动人心,其代表了中国好多人从五湖四海前往海南,参加国家最大的经济特区建设。这和现在的千军万马考公务员有得一比,都可以看成追求个人的更大幸福。只不过,很多考公务员的人,除了打算享受国上民下的好处,对国家改革开放做贡献的意思已然淡漠。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有一些偏见和年轻时的情感纠缠,并不完全理性。若是从我投资人的职业习惯看,当下这个“意见”无可挑剔,理性异常。中央再次推出海南,且在规划时,就把海南泡沫消灭了,仿佛要让人忘记“烂尾楼”是从海南发生的,却未必是海南天生的毛病一样。

其实,要中央同意把海南建设成地球上最好的休闲胜地,从海南建省20多年以来,就一直盼望不休、传闻不断。现在的“意见”不过是对海南岛当下状况的描述。就此而言,看待“意见”所定位的海南旅游岛,很容易忘记早年海南岛准备通向国际旅游岛的目标和所要达到的目的。那不是经济利益可以简单化的,虽然目的可能就这么简单。

海南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无论当初还是现在,经济总量都太小,就财富而言,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就财富观而言,它对中国的影响,却无可替代。

22年前,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当然有“天涯海角总是春”的黄金旅游,可它不只是一个晒太阳的地方。它之所以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中浮出水面,成为某种无法忘怀的标本,并非因为这是一个冬季有蓝天白云的地方,而是中国的财富观在这里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大变革。

那时的海南,其所涉及的市场经济运行,无论制度环境、观念意识,还是具体操作,对当时的中国来说,都是标杆性的。而且这种标杆性,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是改革十年后中国对市场经济最有信心的时候。

这个信心至今被忘记的细节很多。比如20年前的海南,就有至今推不出的金融产品:股指期货。这在如今进入理财时代的中国都是很高端的。

那时,中央喜欢把海南和台湾比,认为台湾能够赚到的钱,海南也能够赚到。于是就从农业开始,海南的热带农业学台湾。从此中国大陆在冬天吃上了海南的瓜果蔬菜,并形成了从南到北的绿色交通线。从“铁公基”的角度,这也是市场选择出的最扎实的内需。

虽然有很多成功,但不知道为什么,早年海南立省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小政府大社会,现在听不到声音了,这和中国经济总量的翻天覆地难以匹配,中国人是因此就要忘记海南了吗?就把那里当做休闲之地了?

也许中国之大,可以另外圈出像长江三角洲、渤海经济圈、珠江三角洲这样的财富大引擎,还可以圈出中部六省的产业转移梯带、战略地设想西部大开发——那里有可观的支配中国未来经济的资源。但所有这些地方,能配得上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称号吗?

1988年海南建省时,那时所谓的下海,是一个全国性的潮流。在当时没有一个地方比海南更富于对未来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想像力了。

但海南至今不改最大特区的名和20多年来曾经拥有改变中国人财富观的质,它的地位是历史性的。它在中国改革历史的进程中无可替代。说它仿佛井冈山之于中国革命,并不夸张。因为中国经济特区的含义,再也没有什么地方比海南的历史更完满、更全面了。

如今“下海”潮退去,海南在国家战略中定位于国际旅游岛。这当然和20年来的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有关,因为中国再也不需要讨论姓社姓资的问题了。一切地方的经济发展,都是在市场经济成为无可动摇的共识下进行的。海南成为旅游岛,无论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还是从市场资源配置的角度,甚或从中国经济发展、人民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的角度来说,都是顺理成章、毫无疑义的。

这是一个完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见”,是对海南的量身定做。当然所有热爱海南的人,更喜欢说海南的天生丽质完全配得上这个“意见”的全部要求。

这个“意见”的颁布,虽然对海南的健康发展有益,但可想而知,未来更好的海南,再也不会是20年前的海南了。“下海”这个名词曾经有的历史风云,因此沉入到国际旅游岛海南的背后,消散于海南蓝天白云之下,已无可挽回。

我曾酒后自诩把热血和青春献给了海南,喜中有酸。但我也想不出还有什么比只剩下旅游更好的纪念!如今朝圣般去井冈山和延安的人们,都说那是红色旅游了。

(作者系上海独立财经观察人士)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陈宁远   编辑: 彭远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