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我的歌剧表演没有歌唱家!”——普西尼。
引言:一个巨大的“朱载堉泡沫”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的作品里说:“(明朝皇太子)朱载
堉发明的十二平均律,现在谁也不能推翻它、动摇它,全世界文明各国的乐器,有十分之八九都要依着他的方法制造”;朱载堉是“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真正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于是,自1980年代开始到现在,报刊媒体和对外宣传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朱载堉做了“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故事,譬如:
·朱载堉在全世界率先计算出了十二平均律的音分值。这一研究成果早于德国人韦克麦斯特约100年,比巴赫的第一部《十二平均律钢琴曲谱》就更早了。朱载堉首创的十二平均律,是被后来认定为国际通行的标准音调。
·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发明揭开了音乐世界的新篇章。没有十二平均律,我们欣赏不到帕瓦罗蒂演唱时由C大调到G大调那巧妙的过渡;没有十二平均律,许多键盘乐器也就无法调音;没有十二平均律,世界音乐之父巴赫的第一首钢琴曲也就不可能问世。巴赫是“钢琴之父”,朱载堉就是“钢琴鼻祖”。
·朱载堉有关音乐十二平均律的发明,被西方人称之为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朱载堉的发明使欧州人建立了一个富丽堂皇的音乐殿堂,并给今天的世界留下浩若繁星的音乐珍宝。
等等、等等。一个巨大的“朱载堉泡沫”出现了,直到现在还在不断膨胀。然而,那些吹泡沫的说法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当前的事实的。
巴赫作品与朱载堉十二平均律无关
所谓“十二平均律”,就是试图在一个八度内把乐音分成十二个音程完全相等的定音音律、第八个乐音的数值总是第一个音的两倍。
巴赫的相关作品集原文不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谱》,其乐理依据也跟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没任何关系:“十二平均律”的英文是“Equal Temperaments”,德文是“Gleich-Schwebende Temperatur”。而巴赫那套作品的英文名称是“Well Tempered Clavier”、德文是“Das Wohltemperierte Klavier”。把巴赫那套作品翻译成“十二平均律钢琴曲谱”是错误的,严重误导了社会和许许多多的人。
目前,还没有看到“Well-Temperaments”的确切的官方中文术语翻译,一些人直译为“好音律”来区别于“十二平均律”。根据巴赫作品思路和音乐史料及作品分析,本人感觉,“Well-Temperaments”说的是足够完美完善和艺术个性很强的音律系统,不但包括有一定自由度的定音选择、而且包括乐理规则。此外,“Clavier”也并非特指钢琴,而是键盘乐器的统称。因此,本人暂且称之为“完美律”,即把巴赫那套作品暂且翻译为《完美律键盘曲》;以后看到找到已有官方中文术语,再改正过来。不管怎样,看本文的时候,请读者以英文原文为准,其很明确地标明了“Well”和“Equal”是两个不同概念。
欧洲音乐史料说明,当时的音乐界已经知道十二平均律问世;为避免与“十二平均律”混淆,巴赫特别使用“Das Wohltemperierte Klavier(Well Tempered Clavier)”作为他的作品标题、以示区别。把巴赫的相关作品集说成是根据朱载堉十二平均律而做的,纯属是以错误的中文翻译搞了望文生义的理解和联想、进而又把联想当作事实了。
当然,历史文物最有说服力。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欧洲古代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乐器,其中有15到16世纪的键盘乐器。就是说,在朱载堉出生之前,欧洲就有了与其十二律相配的键盘乐器。因此,说没有朱载堉、西方就没有办法做键盘乐器调音,那纯属信口开河。
欧洲“完美律”和中国“十二平均律”的乐理区别
巴赫的那套《完美律键盘曲》作品集的乐理基础是文艺复兴及以后成型的“完美律”,跟中国的“十二平均律”或“五音十二律”是大不相同的。简单说说两者区别。
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是为“黄钟”到“应钟”(相当于“F-E” )的十二个
乐音做出等距音阶,即两两半音的音程声学数值在理论上完全相等。其乐音旋宫排列跟周朝时代所确定的十二律排列一样,因而叫“十二平均律”。朱载堉尝试新的移调方法,由于缺乏和声理论而失败,最后还是落在周朝确定的“五音十二律”的旋宫移调方法,即按照乐音次序组成的旋宫做顺序或逆序列的“五音”移动,共有60调(若把“变徴”和“变宫”也算上,则共有84调)。
欧洲的“完美律”为 C-B 的十二个乐音所做出了大体等距的音阶,但它的乐音旋宫排列却不是按照十二个乐音次序排列的,而是按照和声理论排列的,譬如,对“C”音而言,右旋紧接着是纯五度的“G”、为“升调”;左旋紧接着是纯五度的“F”、为降调。这是所谓“大调”旋宫。对应“C”音,是“a”音;“a”之右旋为纯五度“e”、左旋为纯五度“d”;如此做下去,获得一个“小调”旋宫。这样一来,移调的基本理论依据不是“十二律”的音阶次序,而是大小调的和声次序、共有48调。
巴赫使用“完美律”作曲,并为其乐理规则而为每一调做了一支曲子,所以,共有48支曲。如果巴赫那套曲子是按照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做的,那么,至少应该有60支曲子,然而,不是。仅此就可见两者的乐理依据是大不相同的,可见巴赫作品与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是彼此无关的。
此外,巴赫那套曲子是为风琴写作的,特别是为宗教教堂的大风琴而写作的。后来的演奏和发行,才改成了任何键盘乐器都可以演奏的乐谱,当然也包括了钢琴。因此,不但在理论方面,且在作品创作事实方面,巴赫的那套作品都不是根据也不是为了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而做的,可以说,两者彼此无关。
为了更深刻理解“完美律”和“十二平均律”两者的不同,下面是中国和西方的乐音旋宫图示比较,可一目了然地看到两者的基本理论是大不相同的:
从图示可以清楚看到,尽管中国比西方更早发明了“十二律”和“平均十二律”,但是两者的乐理方法是大相径庭的。举例:中国的旋宫的主导是音阶顺序、明显地强调音阶之音程与十二律的对应关系,具有但并不强调和声调性的对应关系。而西方的旋宫则非常明显地强调和声调性的对应关系,譬如,C大调对应a小调,同时,大小调都有左旋右旋的纯五度排列关系。由此可见,中国和西方的古代音乐理论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不存在母子关系。否则,子代变化再大、也多少保留母代的一些痕迹;而旋宫比较说明,中西两者的古代乐理方法没有谁继承了谁的母子关系迹象。
图示也说明了中国和西方的古典音乐风格不同的一个道理,即:中国旋宫是按照乐音次序排列的,这决定了中国古代乐曲的单旋律丰富发达、却缺少多变的和声对位的特点,譬如,它能发展出“胡茄十八拍”那样的单旋律大型作品、却终于没有赋格曲和奏鸣曲作品问世;它能培育出独唱、对唱和齐唱都十分发达的几百种古代戏曲,却难有成套的不同声部对位的昆曲越剧。而西方旋宫是按照和声调性的关系而排列的,这使得西方古典音乐有丰富声部对位、且具备了多变的和声和复调的原理基础,终于能发展出赋格曲、奏鸣曲和交响乐,以及不同声部对位的交响合唱。
一言以蔽之,中国和西方的古代音乐及乐理方法之间,既没有母子关系、也没有谁优谁劣的问题,而是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发展道路的问题。中国和西方的音乐历史事实可以证明,李约瑟所谓的中国古代音律来自巴比仑、而欧洲“十二律”又来自中国的那套说法,是联想而不是事实,他的结论是错误的。此外,在帕瓦罗蒂出生前两千多年,西方就有了C大调到G大调的移调规则方法,因此,所谓“没有十二平均律,我们欣赏不到帕瓦罗蒂演唱时由C大调到G大调那巧妙的过渡”的说法,纯属信口开河
编辑:
王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