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徐迅雷:穿透历史的民族凝聚力
2007年09月03日 11:00浙江在线投票数: 顶一下  【

启思之二:知识分子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民族之自尊的集中体现。

知识分子是一个民族的精英群体,无论是危难时刻还是和平时期,在知识者身上都必须具有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不辱历史的使命。民族凝聚力在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身上,可谓体现得风骨铮铮。尽管出了周作人这样不想“好好做人”的人,但那毕竟是个别。

早在1935年12月9日,青年学生就在“一二·九”运动宣言中,悲愤地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吼声。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群体,则是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知识界的骄傲。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当时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这其中最为杰出的就是西南联合大学,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而成,这种聚合的形态,本身就是民族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的一种体现。西南联大是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保留了最完整的教育形式,培养了一大批最优秀的人才;有一种精神就叫“西南联大精神”。

感人至深的是,西南联大迁徙过程中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完成的“文化长征”。广义地说,整个西南联大的历程就是一次“文化长征”;狭义地看,1938年闻一多等教授带领学生自长沙走到昆明,是一次“文人小长征”。当时长沙临时大学部分师生坐车辗转迁徙,另有320余人组成“步行团”步行前往,从长沙到昆明长达3000里。时在清华大学任教的闻一多先生也参加“步行团”,学生多少有些吃惊,闻一多说:“国难期间,走几千里路算不了受罪。”这就是闻先生心灵深处“共赴国难”的情感与节操。悲壮的“文人小长征”历时68天,史上绝无仅有;象牙塔里的不少教授学者都亲历了这次徒步“长征”,经历了非凡的思想历练和精神洗礼,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时期的伟岸风骨。当时的青年学子查良铮、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翻译家的穆旦,也参加了步行团,穆旦1940年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在1942年还参加了“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经历了九死一生,差点死在人迹罕至的热带丛林“野人山”。文人步行之长征,如长江水流之千里,那种深入到骨髓里头的精神韧劲是无法斩断、不可摧毁的,侵略者想对中国进行“文化绞杀”,犹如举起屠刀来“断水”,应验了那句中国老话:抽刀断水水更流!

抗战中,还有大批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等抗日根据地。当时的抗日根据地、大后方和沦陷区,是三个环境差别很大的不同世界。若论生活和工作条件,根据地无疑最艰苦。知识分子来到这里,住窑洞,吃小米高粱,不但要学习和工作,还要参加大生产的艰苦劳动,甚至拿起武器直接参加战斗。正是抗日根据地当时的民主氛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不畏千难万险“去延安”。

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弘一法师拒绝东渡的表现,至今让人感佩不已。当时有日本人找到弘一法师,请他循当年鉴真之例,到日本弘扬佛法。面对来人,弘一法师愤而说了如下一番话:“我在日本留学5年,日本学校教给了我很多知识,这是我永远铭记在心的。1200年前,日本僧人荣睿、普照邀请鉴真法师去日本传扬佛法,鉴真法师慨然应允,六渡日本,终致成功。鉴真法师把中国的建筑、雕塑和医药介绍到日本,他还是日本律宗的创始人。可是现在不同了,当年鉴真法师去日本,海水是蓝的,现在已被你们染红了!日本,我是万万不会去的!”“海水被你们染红了”!多么鲜明,多么惊心!弘一法师还手书“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号召全国佛教徒,奋起抗战,他甚至将自己的居室更名为“殉教堂”。这样一介谦谦书生,将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民族之自尊表现得淋漓尽致。

知识界进步学者组成的九三学社,前身是在重庆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他们以民主、科学为宗旨,秉承了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精神;尤其是为了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建为“九三学社”,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尊敬。今天我们不忘“九一八”、不忘“七七事变”,更不能忘记“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与世界任何国家二战纪念日相比,“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都具有同样的纪念价值。记住一个日子,记住一段历史,不仅是对过去的负责,也是对未来的负责;民族凝聚力就需要这样一点一滴的重视和累积。

 

作者: 徐迅雷   编辑: 李新爱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