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清”号:中国第一艘近代化军舰(组图)
2009年10月23日 10:59现代舰船 】 【打印共有评论0

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近代军舰“清辉”号模型,该舰吨位、航速均不及“万年青”,而且完工时间也晚数年。

1869年10月25日,商船云集的天津大沽口驶进了一艘特殊的轮船,引起在此停泊的各国船只的注目,天蓝色的船身,飘扬着红底金龙三角牙旗,犹如横空出世的天马,中国自己的蒸汽军舰“万年清”在这一片惊叹声中缓缓进入海口,驻泊在紫竹林津海关前。“华夷观者如堵,诧为未有之奇”。

清政府随后选派三口通商大臣(这一职务即后来的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崇厚检验第一号轮船,同时对于军舰的命名加以认可,正式谕令使用“万年清”之名。而沈葆桢奏折附件呈送的军舰图纸,引起了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兴趣,“留中备览”。

崇厚,完颜氏,字地山,满洲镶黄旗人,与那些依靠血缘、家世迈入官场的八旗子弟不同,崇厚经历十年寒窗考中举人,而且思想开放,是当时官场上著名的洋务人物,在天津创办了著名的天津机器局,1870年出使法国时还亲身经历了巴黎公社起义。清廷选择这样一位开明人物验收“万年清”,无疑是船政可以期待的最好境遇了。11月5日,崇厚带同天津镇总兵陈济清以及直隶的洋务官员和外国工程技术人员一并登上“万年清”,准备乘坐出海试航。但是由于连日西北风大作,天津内河水小,吃水较深的“万年清”行驶极为艰难,“节节阻滞”,直到11月7日大潮,“万年清”乘潮而行,于傍晚时分抵达大沽,第二天清晨驶出大沽口。虽然在天津内河这段航程异常艰难,但是进入大海的“万年清”如鱼得水,据崇厚奏报,“该船在大海之中冲风破浪,船身牢固,轮机坚稳,舵工、炮手在事人等驾驶、演放均极操纵合宜,动作娴熟”,“今闽省沈葆桢悉心讲求一切轮机器具,教习驾驶,实能集外国之所长,得其窍妙,从此精益求精,续造大小各号轮船,自必更臻妥善,以之靖宇宙而宏远模,洵属无疆之利”。崇厚对自造轮船似乎动了真情,一面自赠了小刀、丝绸等物品奖励贝锦泉等管带官员,一面要求他们返航时将海上所见所闻记录成书,刊印发放给南北洋各处,以资学习。

得到清政府大加赞赏肯定的“万年清”于1869年12月2日离天津返航,1870年1月8日抵达船政,这次全由中国官兵驾驶的北上活动圆满结束,看到“万年清”漂亮的身影回到马江之畔,船政“人人额庆”。此后不久,“万年清”首次执行了与其军舰身份相符的使命,率领拨入船政的闽省外购军舰“长胜”、“华福宝”开赴浙江洋面,痛剿海盗,颇为奏效。率领小舰队在在宁波、温州一带洋面航行的“万年清”,炮击海盗,绥靖海面,八面威风。

根据当初左宗棠的设计,船政造出的舰船并没有专项的维持经费,船舶的维护、舰上人员薪饷都要依靠去装载商货来赚钱维持。当“万年清”已经建成之刻,左宗棠这一创想被发现实际是无从操作的,船政不可能花费专门的精力去招商揽活,而用这么一艘船去参与商运竞争,与那些成规模的外国船运公司相比,显得势单力薄。即使获利,而要用此维持一艘事实上的军舰,也极为艰难。然而船政的经费开支早在左宗棠在任时就已限定,沈葆桢只能另辟蹊径,与此时的闽浙总督英桂、福建巡抚卞宝第协商从福建省的财政收入中筹措,百方设法,最后决定从鸦片税中提取养船经费。

依靠这笔收入维持,“万年清”以及船政后续建造的几艘军舰,都留归船政差遣,沈葆桢还上奏将这些舰船编练成舰队加以训练,由福建水师提督李成谋兼任船政轮船统领,即船政舰队统领。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自造舰只的日益增多,仅靠鸦片税也以无法维持军舰的日常费用,一项颇具特色的轮船调拨制度应时而生。

为解船政养船经费无着的燃眉之急,1871年首开将“湄云”舰调拨浙江的先例后,清政府下旨谕示各沿海省份拨用船政建造的舰只,“与其借资外洋,徒增耗费,曷若拨用闽厂船只,既可省就地购买之费,兼可节省闽局薪粮之需,且不致以有用之船置之无用之地”。按照清政府的这项独特的制度,各沿海省份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拨船申请,所拨船只主要用于该省的通商口岸办公,即执行口岸的防御、通信、运输等任务,实际上这些船只成了各口岸的公务军舰。调拨时各省不用花费一分钱,只要承担这些军舰调拨后的养船经费即可,但是各省拥有的只是这些船只的暂时使用权,一旦海疆有事,船政可以将这些船只全数召回,编入船政舰队使用。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