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竞争:人类第一次太空出舱活动回顾(组图)
2008年09月26日 16:04中国经济网 】 【打印

伏尔加气闸舱的加盟

前苏联为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决定建造一个名为伏尔加(Volga)的气闸舱系统,以使航天员在不给主机舱减压的情况下,离开航天器进行出舱活动。气闸舱长度必须大于2米,以便身着航天服的航天员能够进入,并关上舱门来调节气闸舱的压力。把气闸舱安装在外侧显然是不可行的,因为在航天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空气动力会将其吹掉,所以决定制造一个可折叠的气闸舱,将它安装在航天器的舱门上,在空中轨道上再将它展开,在出舱活动结束后可以丢弃,以便清理舱门重新进舱。

气闸舱是由坚硬的环状部件构成的,里面是一个向内打开的舱门。气闸舱的外壳主要由40个沿结构长度方向排列的软质橡胶(资讯,行情)制成的可充气圆柱体构成,内部是一个气压囊,外表面是软质拉伸度很高的纤维。在气闸舱的底部是一个装配环,将气闸舱固定在航天器进出口上,开口向内。装配环内是展开装置,由4只球形罐体构成气压操作系统、控制板、备份系统及脐带。整个装置被叠放在一起,紧贴在准备发射的航天器的侧壁上,上面有特制的覆盖装置。在脱离顶级火箭、进入轨道后不久,航天员便完全展开气闸舱。

完全折叠状态的可膨胀圆柱体只有73.9厘米长,但完全展开后,气闸舱长度有159.7厘米。与舱门连在一起的,展开结构有2.49米长,其内径为0.97米,外径为1.18米,展开过程需要7分钟,展开后的容积为2.5立方米。前苏联共生产了7个气闸舱,5个用于地面测试,2个被安装在航天器上。第1个于1965年2月在“宇宙”57号(Cosmos 57)无人飞船上进行了飞行测试,伏尔加舱门第一次进入地球轨道进行了自动展开测试,并用随机携带的电视摄像头进行了监控。第2个则是为“上升”2号飞船准备的。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唐毓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新闻图片花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