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扫雷] |
中国工兵在中越边境进行扫雷作业
“这是中越边境扫雷面临的困难之一,雷的种类太多了。”孙仕军说。在当年的战争中,双方部队究竟在边境线上埋下了多少种型号的地雷,谁也不知道。由于不同种类的雷引发原理不一样,排爆手段也不同。由多型号地雷组成的混合型雷场,最让工兵头疼。
困难之二是时间的久远,从1979年算起已有近30年,很多地雷和爆炸物已经严重锈蚀。再加上云南、广西地区山高林密,雨水较多,泥石流和山洪频发,一场大雨过后,有的雷埋藏位置、深度都发生了改变。老兵往往会提醒新兵:地雷总是在你放松的那一刻出现。
这些被岁月和泥石流冲刷了几十年的地雷,可能裸露在路边,也可能深埋在土里。“我们在实际的排除过程中就遇到过,用排爆弹炸开浮土后,发现不止一层地雷,非常危险。”傅秀堂介绍,按照埋雷要求,地雷上的覆盖土层一般不超过30厘米。“理论上,超过30厘米,压发雷是踩不炸的。”
但傅秀堂有一次带领扫雷队排雷时,爆破组炸开了地表上面30厘米的浮土层,工兵手持探雷针上前一探,不由出了一身冷汗。就在刚刚炸开浮土的地方,下面一层一层地累积了好几十颗地雷。
后来分析,这些地雷是顺着山沟被雨水冲刷到这里,又受到岩石阻挡,就密密麻麻地堆积了起来。
每个扫雷兵都有“光荣疤”
按照战时的规定,工兵对地雷和爆炸物的扫除率,只要达到70%,步兵就可以发起冲击。而中越边境的每一次扫雷,要求的扫除率,都是100%。
“还是跟以前一样,扫完了我们的官兵都要先到地面上踩一遍,要炸先炸我们。”这几年来,像傅秀堂、孙仕军这样长期在一线扫雷的军官,已经不记得自己多少次去踩过了。
同样承担危险的,除了在一线直接扫雷的官兵,还包括每天背炸药上山的士兵。很多阵地和山头没有公路,扫雷爆破作业需要的炸药,全靠边防连队的士兵背上山去。有时候,需要动用一个连队的兵力,才能完成当天炸药的前送任务。
相关新闻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