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工艺实现完美“杂糅” 巧化芯级运输难题
从一个个零部件到伫立在发射塔上整装待发的火箭,工艺在其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此次长三丙火箭充分继承了“姐姐们”的技术优势,良好的工艺继承性固然给火箭零部件的生产和组装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同时也给技术状态的控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长三丙火箭的生产和组装充分体现了继承性和创新性,一方面延用了长三甲火箭及长三乙的工艺方法,同时又有自己的技术要求。要想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就给精度控制带来了困难。”211厂质量处副处长陈晓峰告诉记者,熟悉工艺操作的人都知道,如果操作中只是单一工艺,工艺流程很好控制。而现在出现两种技术状态,如果不把工艺尽可能地细化,就很容易出错。
“就像两个参数不同的接头,要想实现最小误差的对接,只有尽可能地延伸精度。”据陈晓峰介绍,为了减免工艺操作上带来的误差,他们在人员配置上有一定的倾斜,“挑选干过长三甲火箭和长三乙火箭的工艺人员,同时又要对长三丙火箭的技术状态有一定的了解。有熟练的操作经历为参考,在火箭总装时,工艺人员才能保证自己能够时刻从“两种技术状态”中切换,以保证操作无误。
尽管是一枚全新的火箭,但是陈晓峰却坦言“操作要得心应手很多”。原来设计人员之前考虑到的“三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让长三甲系列火箭的工艺得到了很好的继承。“我们现在应用在长三丙火箭上的具体工艺都是经过了实际考核,工艺很成熟,虽然是长三甲系列中的新型号,但是具体的工艺都在长三甲火箭和长三乙火箭上有过验证。”
作为我国首枚结构外形非全对称的大型运载火箭,长三丙火箭的运输也让技术人员“有些头疼”。以前的火箭都是完全对称,技术人员通常会按照一级、二级、三级、助推分解到各个运输车里,这样能够保证火箭安装的精度不受影响。
而原本安装在长三丙火箭一级上的一个尾翼接头却影响到了装车,只能拆卸后到靶场后再安装。为了确保精度匹配,设计与工艺决定火箭出发前先在箭体上打好孔,再做一个与接头精度一致的“模具”,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误差。然后在操作时,设计人员又提出,经过五天五夜的长途运输,如果壳体变形,尾翼很难与原先的“预留孔”完全匹配。而到了靶场之后,就没有处理这个问题的机会了,将导致火箭返厂。
最终,设计与工艺大胆提出,一次不把孔打到位,根据以往的运输经验,在壳体上留出余量,到了靶场之后,根据模具再予以校正。
一切尽在掌握。果然,经过“特殊处理”的接头确实在“意料之中”产生了误差,也在“误差”中得到了校正。设计人员按照事前的“预案”使那一只“翅膀”完美地和箭体咬合在了一起。
作者:
黄希
编辑:
张学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