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奠基人陈德仁逝世:为中国“杀出血路”
2008年01月24日 08:12光明日报 】 【打印
相关标签: [导弹] [二炮]

又如“制导”一词的确定。当时,对这个弹道导弹控制专业的基本概念,没有人能说得很清楚,国外资料也仅提到了“关机”的内涵。这位老专家清楚地记得,是陈德仁首先用“关机”和“导引”两个方程,完整地描述了制导的内涵,成为本专业一直沿用至今的标准解释。

陈德仁不仅领导奠定了我国弹道导弹控制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弹道导弹控制领域的人才。两位老专家说:“陈主任的言传身教和他领导奠定的弹道导弹控制理论基础,影响了我国导弹控制技术研究几代人。”

为导弹事业奠基

作为我国液体弹道导弹事业的开创者之一,陈德仁和祖国的弹道导弹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在“文革”期间武斗最激烈的日子里,研制工作受到严重干扰乃至陷于停顿时,他仍然坚持绕开武斗现场去上班。有时,下班后回到家中一声叹气,一句自语:“今天办公室一个人都没来上班”,流露出心中的担忧与无奈。

上世纪60年代末期,我国第一个固体弹道导弹工程——固体潜地战略武器工程启动,陈德仁积极响应祖国召唤,毅然离开了条件较好的液体导弹研制有关负责岗位,着手组建新的队伍和机构,投身固体弹道导弹的开创工作。

没有资料,没有图纸,没有仿制样品。国内整体科研技术条件薄弱,国外进行严密的技术封锁,这一最尖端的科技项目几乎从零起步,难度之大超出想象。加之“文革”动乱,使研制愈发举步维艰。

1969年的一天晚上,陈德仁仰望明月,对身边的家人意味深长地说:“你看看月亮,和以前不一样了——有人登月了,是美国人。”简练的语言后面,涌动着对“文革”动乱的痛心和惋惜,对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焦急和期盼。

那时,既缺乏有经验的设计骨干,又缺乏试验、测试设备及实验室。陈德仁想尽了办法:一方面四处奔走,争取优惠政策和实际支持;一方面动员职工自己动手。没有实验室用电源,就找来人家不用的;没有电源原理图,就自己实地测绘;没有综合实验室,就修旧利废,甚至做土坯自建起第二个综合实验室……就这样,步履艰难地走完初样阶段,又在试样生产的门槛外一绊就是3年多。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