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温州制造业开始回暖 首要竞争优势是低成本
2009年09月25日 23:56央视经济半小时 】 【打印共有评论0

水头皮具出口同比上涨40%,与全国整体数据相比出口额呈暴涨

记者:“上次我来的时候,上面的厂房都是空的。”

陈钦雄:“随着业务量的不断扩大,我们把这个样品间扩大,其它的办公室还在扩大,因为世界各地的业务都扩大起来。”

画面上的这名中年男子,是温州侨信皮革公司董事长陈钦雄,让记者惊讶的是,金融危机一年后,这家企业的经营不但没有恶化,反而开始大兴土木扩建工厂和办公室了。陈钦雄对记者说,对于企业经营来说,他现在最大的不同的是,现在他的企业名称虽然还是皮革公司,但是实际上却早已经转向生产皮具了,因为这种产品更加适应市场需要。

陈钦雄:“你看这个就是我现在在的产品,皮带,钱包,这个是发到意大利的,那是巴西的,我们现在的订单已经比去年同期还增加了25%以上了。”

忙于接单的还不止陈钦雄一个人,在水头镇最著名的皮革一条街上,记者看到了繁忙的生产运输的景象。

温州奋起皮具公司总经理黄兆进:“自己出口的这一块,就是直接客户呢,我们到今年8月份为止增长是50%左右,基本晚上都在加班。”

黄兆进,温州奋起皮具公司总经理。仅9月上旬他的公司接到的出口订单就超过3000万,受当地货币升值影响,日本订单增加最快,但美国订单目前仍然没有起色。黄兆进看准了未来市场需求还会增加,打算加大投入提高产能。事实上,在温州看好未来出口市场的并不只是黄兆进一个企业家。据温州市外贸局统计,今年1-7月,温州市新增的申报进出口资格的企业创出了历年来的新高。

温州市外贸局副局长潘平平:“去年同期的话,1到7月份我做过统计的只有300多家企业,就去年1到7月份300多家企业,今年1到7月份是500多家企业,说明申报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侨信皮革公司董事长陈钦雄:“我们所有的企业中小企业都有点复苏的气氛上来了。”

温州奋起皮具公司总经理黄兆进:“这个销量马上就上去的。”

1-8月,全国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2.2%,温州的出口数据要好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仍是负增长12.5%,而1-8月,温州的占比最大的手工制造业行业,却出现了明显的正向增长。

潘平平:“我们温州的服装跟鞋占了我们出口的三分之一,尤其是服装已经从4月份开始已经从负的转正的,那么1到8月份已经是达到正的,与去年同期相比是正的6.7%,同时我们人造革等等还有其他几个行业,出口行业也已经出现回暖的一些迹象。”

与全国的整体数据相比,温州水头的出口额可以用暴涨来形容。今年1-8月,水头的皮具出口同比上了40%。短短一年时间水头就完全甩开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了吗?画面上是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刚刚爆发时,记者就来到这个出口重镇进行探访所拍摄到的场景。当时的水头镇遭受重创,这家名为宝利皮革的企业是水头镇的龙头企业,但记者看到,厂房的地板上随处都散落着加工好的皮革制品, 机器被被闲置在墙边, 设备的表面锈迹斑斑。这家皮革厂则是大门紧锁,正处在停产状态。只有在侨信皮革厂,还能看到了转动的生产线,但工作人员说,厂里的设备实际上只开工了十分之一,原本1000家皮革加工厂只剩下39家。

工厂值班人员:“老板没在厂里。”

记者:“那在哪里?老板去哪里了?”

工厂值班人员:“老板现在在山西煤矿里,没在这里,老板到山西去了,山西煤矿,包煤矿去了。”

依靠拼市场、拼产量、拼订单能让企业得到长期发展吗?

昨天我们看到,东莞的出口也有所恢复,但更多的是一种短暂的圣诞行情,而温州水头镇的复苏似乎是一种更长期的回暖。那么这种真正复苏,水头究竟是怎么做到了呢?

记者:“中国皮都迅速复苏了吗?这既让我感到吃惊,更让我感到困惑。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典型的中国制造民营企业——利润低,抗风险能力差,但是如果是抗风浪能力差的话,为什么他们又能够在危机一年之后迅速复活?中国制造,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基因,迅速修复创痛?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继续在水头镇进行调查。”

温州平阳县副县长申副县长申卫国:“这个皮带,那么现在这个皮带的产值比重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这个行业,据一个不完全的一个统计的数字,就是说是全世界7条皮带当中有一条皮带就是在我们平阳生产的。”

申卫国,温州平阳县主管经济的副县长。在他看来,水头迅速站上世界市场头几把交易并不奇怪。今年国家对出口皮具产品退税从8%增加到13%,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个行业的利润水平,更重要的是,由于珠江三角洲出现的企业倒闭、生产萎缩仍然没有恢复,因此原先属于珠三角的的部分订单转向了温州一带。是什么原因让温州水头的抢单成功呢?温州奋起皮具厂公司黄兆进就直言不讳的说,他的很多客户的订单,原来主要是由东莞企业包揽的。

黄兆进:“(东莞)以前你说两万来人工厂,现在只变成两三千人,两三千人现在就300、400人最多了,所以他们那些客户分散出来,这就是我们目标客户。”

为什么水头的企业能够抢占台资一些大厂的订单呢?

黄兆进:“中国皮都,我们的皮料基本是这里生产的,就整个采购环节在本地区,就可以完成了,几乎是90%以上,在本镇这个范围打个电话马上,10分钟、15分钟马上就能送到。”

画面上是皮具厂的加工车间,记者在这里看到,加工环节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工人手工操作完成的。黄兆进说他的工厂在水头镇算不上大,但是一线的工人也至少在1000人以上。他们现在的劳动力比东莞同样的工厂要低,整体计算下来就比东莞的企业更具有成本方面的优势。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