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
|
■链接
■声音
在中国,思想解放或意识形态的变化通常是中国政治改革的先声。研究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变化,有助于更加准确地预测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趋势。
就政治理论而言,以下这些新的观念,既是对传统政治思想的超越,也最直接而深刻地影响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政治生活,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这些观念包括以人为本、人权、私有财产、法治、公民社会、和谐社会、政治文明和全球化。”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政治发展前景”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进还是退?―――“第三次改革争论”
2006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讨论时明确表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定和信心。”字字铿锵有力,各媒体纷纷转载。
几天后,在“两会”新闻发布会现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场白中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尽管有困难,但不能停顿,倒退没有出路。”他谈到20个字,“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
中央最高层两次高调谈论改革,在很多人看来,针对的是自2004年起社会上关于改革问题和方向的激烈争论。这场争论由国企产权改革发端,从经济学界迅速扩展到整个学界,并通过网络等媒介,上升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一场关于改革开放何处去的大讨论。
舆论普遍认为,这次大讨论是继1982年到1984年的第一次大争论、1989年到1992年第二次大争论之后的“第三次改革争论”。
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争论全面走向公开,化为全社会的一次反思,并引起海外对中国改革方向和力度的争论和解读。
争论的一些声音如下:
●2004年8月,香港教授郎咸平就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炮轰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拉开了这次改革争论的大幕。
●2004年9月13日,“主流派”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和林毅夫分别接受媒体专访,反驳郎咸平的观点。而左大培、丁冰、程恩富等10名“非主流派”教授则联合发表“产权改革风向不能错”的声明,公开声援郎咸平。
●2005年上半年,“非主流经济学家”的“反思改革”观点开始流传,7月份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部一份《医改基本不成功》的报告将反思医疗改革的浪潮推向高潮。
●82岁高龄的经济学家刘国光于2005年7月15日在网上发表《和教育部社科中心青年人的谈话》,强烈批评当前西方经济学占据国内经济学主流的局面。
●2005年10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发表文章《用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中国改革》,指出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否定改革、反对改革的思潮。
●2005年8月12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巩献田向全国人大写公开信,质疑物权法草案“违宪”。此信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2005年11月25日,《向富人开枪会导致很严重的社会后果―――吴敬琏、高尚全、江平、许小年四人谈》在《财经》杂志刊出。
●2006年2月11日,吴敬琏参加经济学家50人论坛,发表题为《反思过去25年的改革,明确21世纪前进的方向》的讲话,对改革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呼吁自由而切实的学术讨论。他正言,现在改革碰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反对,有人要否定改革。
●2006年春节后,“皇甫平”在《财经》杂志上发表评论《改革不可动摇》。
……
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次有益的争论,当真理和误解都暴露在阳光下时,社会发展的前路逐渐清晰。
资料来源:2006年3月16日南方周末《2004-2006“第三次改革论争”始末》
采写:本报记者韩福东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
郑伦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