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
|
思想解放是前提
南都: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被普遍认为是十七大报告的预演之作。“6?25”讲话的核心是“四个坚定不移”,为什么要着重强调在这四个方面的坚定不移?它们之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李君如:这“四个坚定不移”,是一个整体。解放思想是前提,但不是空发议论,必须落实和体现在改革开放上;改革开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在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切身利益的奋斗目标。
南都:大家都注意到,在“四个坚定不移”中,“坚持解放思想”被放在首位。“解放思想”是一个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很流行的概念,当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就是以此名义展开的。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即可以看作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现在为什么重提并强调这个概念?
李君如:我们所讲的理论创新,简而言之,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符合客观实际及其内在规律的新论断。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
胡锦涛总书记的“6?25”重要讲话,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解放思想。他强调,这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
正确对待现实问题
南都: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还强调了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有什么深意?2004年开始的“第三次改革争论”,使改革开放向何处去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话题。这一次强调坚持改革开放,是否可以看作是对改革争论的再次回应?对改革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也不应讳言。比如国资流失问题、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等等,对此应持何种态度?
李君如:对于改革开放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要认真对待,不能掉以轻心,二要正确处理,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轻易地上纲上线,否定改革的方向和理论。
南都:四个坚定不移中,还包括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和当前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吧?
例如,和谐社会的提出,按一般学者的理解,是因为当前社会有太多的不和谐因素。有学者说,这是一个“断裂”的社会。社会矛盾的解决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和政治问题。面对这些社会矛盾,是要继续发展,还是回到改革开放前的老路上去?在一部分人那里,这成了一个问题。当然,更多的人是既要改革开放,又希望能够对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反思和纠偏。
李君如:由于今天我们面临的这些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要靠发展;由于这些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现、新形式,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靠发展的新思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之所以要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以要提出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深刻的原因即在于此。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现阶段的新特点、新要求。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是凭空提出来的,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对我们党提出的要求。
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党中央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已经有过深刻论述。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这些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都是我们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前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所传承,有所创新,这是中共十六大以来总的政策取向。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形成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而又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编辑:
郑伦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