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油田如何被发现:一个动人的“神话”
2010年01月11日 10:23《百年潮》 】 【打印共有评论0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 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1951年春,由苏联专家莫依先科率领的中苏石油股份公司4/51地质详查队奉命进驻黑油山地区。经过充分的探测研究,莫依先科对该地区含油远景的评价很高,认为“在黑油山地区有大量天然气出现,说明其下可能存在着工业油藏”。因此建议在该地区进行构造钻探,并提供了4口井位。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对此很重视,于次年3月派苏联专家捷列肯带队,在黑油山地区沥青丘附近钻了4口以侏罗系沙岩为目的层的构造浅井。1953年4月完钻后,各井都有不同程度的油气显示,其中最深的2号井在502.6米发生水喷,每日涌油约100公斤,不久停喷。根据4口浅井的钻探结果,捷列肯指出,克拉玛依地区有具备工业价值的油藏存在,并提议今后的勘探工作应向构造的东南方向发展。

围绕黑油山地区是否具有丰富油藏,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内部展开了争论。当时,该公司虽然对露头及油苗较多的黑油山地区给予重视,但根据已掌握的历史资料,当时在新疆工作的许多苏联专家都认为:黑油山大面积的含油层出露于地面,大量轻质油挥发后形成沥青丘,说明地下原油已大量散失,油藏已遭破坏,现在留下的只有“氧化残余油”,不可能形成大规模的石油蕴藏,不具有开发价值。因而反对在黑油山展开勘探部署,坚持在天山山前地区局部构造上钻探。

1954年,由苏联专家乌瓦洛夫任队长、张恺任地质师的中苏石油股份公司4/54地质调查队前往黑油山地区进行勘察,完成了2150平方公里1︰10万的地质普查,收集了充分的野外勘探资料。该调查队认真总结了前人已做过的地质、浅钻、电法、重磁力工作,综合分析了所掌握的资料,取得了对这一地区油层、构造等的新认识。乌瓦洛夫等人指出,这一地区含油远景很好,最有希望的是沥青丘露头以南、玛纳斯河以北3030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建议进行详细的地球物理工作和展开钻井勘探,并提供了所选定的3口探井井位,其中包括黑油山1号井(后称克拉玛依1号井)。

针对乌瓦洛夫等人对黑油山—乌尔禾地区含油远景的高度评价,1954年11月1日上午,一场辩论在中苏石油股份公司乌鲁木齐明园总经理部展开。

当公司地调处副处长余萍宣布会议开始后,张恺就在乌瓦洛夫充满信任的目光鼓励下首先站起来发言:“黑油山—乌尔禾沥青脉是地层油气生成后运移的明显指向。在中新生代地层大面积东南倾斜的背景下,可以由沥青封闭、断层遮挡、地层超覆、岩性尖灭形成圈闭,是含油的有利地区。”

张恺讲完刚落座,苏联专家捷耶列夫就急不可待地站起来反驳说:“如果仍然以沥青丘和自溢油泉为标志,那么黑油山构造带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一个美丽的空想!失手的4口探井已无可争辩地说明,黑油山地层下生成的原油已经随着地壳运动运移到地面,形成那座沥青丘了。所谓自溢油泉,不过是一点残余的油气而已,黑油山不可能是大油田!”

原本不想说话的乌瓦洛夫见状,感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遂站起来侃侃而谈:“黑油山4口探井中的一口500米井是因为井喷而关井的,这更能说明那一带的油层生存较好,油气储量均存在……”

不等乌瓦洛夫把话说完,捷耶列夫就厉声说道:“黑油山—乌尔禾以南是一个背斜带,它控制着油藏的生成……”

乌瓦洛夫坚持认为:“准噶尔盆地的大油田在地台区域,在盆地的西北缘,而不是山前凹陷!不是!”

见两位苏联专家争得面红耳赤,余萍感到再争论下去也难有什么结果,便找理由宣布结束了会议。

根据中苏两国政府发表的联合公报精神,自1955年1月1日起,包括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在内的各中苏合营股份公司中的苏联股份被有偿移交给中国。从此,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结束了各项业务活动,将管理和属于公司的全部财产移交给中国燃料工业部新疆石油公司(后改称新疆石油管理局)。

新到任的新疆石油公司经理张文彬,很快就了解到存在于原中苏石油股份公司苏联专家中争论的有关情况。于是,他召开了黑油山地质调查专题汇报会。会议首先听取了乌瓦洛夫关于“走出山前凹陷,走上地台”的观点的陈述。当饶有兴致的张文彬要求他“说得再具体一点”时,乌瓦洛夫却眼望着张恺,说:“具体情况请张恺同志汇报吧,他会令您满意的。”张恺会意,便站起来详细汇报了这一地区含有丰富石油的理由。

张文彬对此十分赞赏,向张恺询问了在黑油山打钻探井的井位设计问题。当张恺正要回答时,有一位专家又提出质疑:“黑油山勘探两上两下都没能得手。单凭这种推理和假设就决定再打探井,是不是过于轻率了?”

张文彬凝神思虑了片刻,便站起来缓缓说道:“国家需要我们在短时间内找到大油田。在我们面前,没有任何退路,只有大踏步地向前!如果说走上地台的观点在目前的勘探中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要付出的,却应该是百分之百的努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熊坤静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