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湖南罢免副省长 代表高呼“人民万岁”
2010年01月04日 09:10《瞭望东方周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罢免一位副省长比选举一位副省长意义更大”

5月15日下午,人大代表们开始对罢免案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投票期间,杨汇泉坐在人群中低头抽烟,帽子遮住了眼睛,一声不吭。

下午5点40分左右,大会主席团执行主席宣布投票结果,“赞成罢免的506票, 反对罢免的162票, 弃权98票。这次会议应到代表870名,实到代表766名,表决结果有效,罢免案通过。”

执行主席话音刚落,代表们纷纷站了起来,掌声久久不息,有的代表甚至高喊:“人民万岁!”

“杨汇泉黯然走出会场,情绪很低落。”傅学俭说。

投票前,有人问傅学俭,“人大是不是真的能罢免杨汇泉?”

“投票后15分钟就兑现。”傅学俭回答得很干脆。

对于这场罢免案,他认为:“罢免一位副省长比选举一位副省长意义更大,位置越高,群众对他的要求就越高。”

在他看来,这次罢免案检验了人民、制度、法制的力量,其提出表决在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当场投票,没有任何干预。

“选举是一张票,罢免也是一张票,前者是信任票,后者是不信任票。这是宪法赋予人大代表的神圣权利,是民意的忠实表达。”傅学俭多次强调:依法罢免,无可非议。

《人民日报》就此次罢免案专门发表社论:《人民万岁》。

“当代中华诗人”

此后,质询与罢免在湖南人大渐成风气。

1991年湖南省娄底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时,人大代表颜跃明曾邀约几位代表发起“罢免常务副市长梁杖伦案”。一年后,娄底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颜跃明又发起了“罢免市长赵伯栋案”。但这两次罢免案都未成功。

1999年1月,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收到关于该区烟农受灾理赔问题的代表质询案。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督促下,800多户烟农获得赔偿。

遭遇罢免后,尽管告别了副省长职务,但杨汇泉的政治生涯并未结束。

1989年10月,杨汇泉被选为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委员。

1994年1月,湖南省政协七届第二次全体委员会上,杨汇泉又被选为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与此同时,他还兼任湖南省人民政府顾问,主要协助省领导抓发展乡镇企业的工作。

直至1998年元月,湖南省政协换届,杨汇泉因年龄过限,退出领导职务。

“虽然杨汇泉因清理整顿公司不力而被罢免,但此前他对湖南的经济发展也做出了一些贡献。”傅学俭说,“他还是很有才能的。”

1977年杨汇泉调任常德地委书记,主抓经济,常德烟厂成为当时全国第二大卷烟厂。他还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救活了一批亏损企业。

1983年元旦,全国进行机构改革,杨汇泉被破例举为“自学成才”者,当年5月,当选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88年获连任。

自退出领导职务后,杨汇泉息政习文,以诗书为伴。2003年,他被中华诗词发展研究会授予“当代中华诗人”称号。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1989   杨汇泉   省长   湖南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陈安庆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